【每日一修】《儒学门径》063
《第二卷·天人一贯》2.2.7
第二篇 周子《太极图说》<7>
附:朱子《太极图说解》
【原文】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
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
而主静,立人极焉。
无欲故静。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此言圣人全动静之德,而常本之于静也。盖人禀阴阳五行之秀气以生,而圣人之生,又得其秀之秀者。是以其行之也中,其处之也正,其发之也仁,其裁之也义。盖一动一静,莫不有①以全夫太极之道,而无所亏焉,则向之②所谓欲动情胜、利害相攻者,于此乎定矣。然静者诚之复,而性之真也。苟非此心寂然无欲而静,则又何以酬酢事物之变(1),而一天下之动哉! 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③,而其动也必主乎静。此其所以成位乎中,而天地日月、四时鬼神有所不能违也。盖必体立而后用有以行,若程子论乾坤动静,而曰:“不专一则不能直遂,不翕聚(2)则不能发散。”亦此意尔。
【注解】
(1)酬酢[chóuzuò]:应对,斟酌。
(2)翕[xī]聚:会聚。翕:闭合,和顺。
【编者注】
①莫不有:全部都有。莫,没有、无。
②向之:过去的。向,从前;过去、往昔;旧时,以往。 之,结构助词"的"。
③周流:周遍流行、遍及各地。
④陈来《朱子<太极解义>的哲学建构》:《太极图说》以太极为开始,以人极为结束,而人极的内涵是中正仁义而主静。中正仁义是基本道德概念,主静是修养方法,以人极而兼有二者,这在儒学史上是少见的。但《荀子》中也谈到静的意义,《礼记》的《乐记》本来强调“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故“静”在儒学史上也曾受到注意,尤其是《乐记》的思想在宋代道学中很受重视,在这个意义上,主静的提出不能仅看做受到佛道修养的影响。但对朱子和南宋理学而言,必须对主静作出新的论证。
根据6、7两段的朱子注,他提出,众人虽然具动静之理,即具有太极,但常常失之于动,其表现是“欲动情胜,利害相攻”,即欲望、情欲的妄动,对私利的追逐,必须以人极“定”之,“定”是对于“失之于动”的矫正,也是使人不至失之于动的根本方法。所以在朱子的解释中,静与定相通,一定要分别的话,可以说静是方法,定还是目的,这就是“于此乎定矣”。
在第六段朱子注强调“不失其性之全”“圣人全体太极”,在第七段这里,又提到“圣人全动静之德”“一动一静莫不有以全夫太极之道”。“全体”就是全幅体现,是一实践的概念。这里所说的全动静之德,是特就人对动静之理的体现而言,全动静之德的人,就不会失之于动,而是动亦定、静亦定,行事中正仁义;因此全动静之德就是全太极之道,全体太极也就是全体太极之道,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所以在第七段之后,朱子还说:“圣人太极之全体,一动一静,无适而非中正仁义之极。”我们记得,在《太极图解》中也说过“全乎(太极)之体用也”,这些都是相同的意思。
当然,由于《太极图说》本文强调主静,故朱子也同意“圣人全动静之德,而常本之于静”,“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为什么要本于静、主于静?照朱子说,这是因为“必体立而后用有以行”,即是说,静是体,动是用,所以以主静为本。《太极图解》比《太极图说解》这里说得更具体:“盖中也、仁也、感也,所谓(阳动)者也,太极之用之所以行也。正也、义也、寂也,所谓(阴静)也,(太极)之体所以立也。中正仁义,浑然全体,而静者常为主焉。则人(极)于是乎立。”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朱子与张栻、吕祖谦作了反复的讨论。此外朱子也指出,主静所指的这种“静”不是专指行为的,而是指心的修养要达到“此心寂然无欲而静”。这当然是合乎周子本人主张的“无欲故静”的。
应当指出,朱子《太极解义》中在论及主静时没有提到程颐的主敬思想,只在一处提及“敬则欲寡而理明”,这对于在己丑之悟已经确认了“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进其知”宗旨的朱子,是一欠缺。而张栻的《太极图说解义》则重视程门主敬之法,对朱子是一个重要补充。
周子简介(上):周敦颐(1017年5月5日~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称元公。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宋代大儒,思想家、理学家,他是五位非孔孟弟子而配享孔庙的先贤之一,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其学说是孔子、孟子之后儒学最重要的发展,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深远。
编审发布:秦荣光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