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126 只要深造以道 即可左右逢源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126

孟子•离娄8.14

只要深造以道  即可左右逢源

【原文】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1)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2)。故君子往其自得之也。

【注释】

(1)资:积累、凭借

(2)原:同“源”。

【译文】

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求得很造诣希望靠默识心通自然而得之于己。自得于己,才能在辨别事物时处之安然;处之安然,就能够积累的更加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通过向内求于己而获得更深的造诣

【读解】

深造的目在于自得。宋代大儒程颐说:“学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然必潜心积虑,优游餍饫于其,然后可以有得。若急迫求之,则是私己而已,终不足以得之也。也就是说,做为学人,要想获得很深的造诣,就必须遵循正确的方法。而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充分发挥自身能,处心积虑,优柔厌饫从容求索,深入体味默识心通,从而自得于己而不是在有他人或自己安排布置的情况下去学习,更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才去学习而且在学习深造的过程中,也不能急于求成。“若急迫求之”,则“终不足以得之也。

简言之,自得是内功,而不是招式。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招式是做够了的,但内功却一点也没有,所以,一旦过硬检验起来,就只有溜之大吉。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现代学者莫不以南郭先生为耻,而其行为类似南郭先生的却不在少数。他们或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尖皮厚腹中空。”或是“拉大旗作虎皮”,以“名人’装点门面。其招式花样翻新,不一而足。要害都在于不求自得而求得之于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却反而不怕自己没有才能。这与孔子所说“不惑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14.32,详见【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61)的精神恰恰相反。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自得”是求学深造的最有效途径。只有自得于己,才能处之安然,才能积累深厚,才能获得更深的造诣,用起来也才能够左右逢源。

总而言之,还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14.25,详见【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55“欲其自得之’就是为己,反之则是为人。孔、孟论学问之道,用心良苦读书人理应深省,万万不可误入歧途。

孟子简介(上):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审编发布:秦荣光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