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125
《孟子•离娄下》8.13
尽孝之事 养生送死
【译文】孟子说:“奉养父母还算不上大事,为他们送终才算得上大事。”
【读解】
这里所说的“养生”和“送死”,是指对父母所尽的孝道。即“养生”是赡养父母,“送死”是按照礼节为父母操办丧事。对一般人而言,为父母生前尽孝已经是很难做好的事情,孟子却说其不足以当大事,而当大部分人觉得送死是容易的事时,孟子却说送死是大事。
孟子何出此言?张居正认为:“孟子此言,非以养生为轻,盖见当时墨子之徒,以薄葬之说祸乱天下,至于伤一本之恩(参见《孟子•滕文公上》5.5,详见【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66-067),故以此警之,亦维世教之意也。”由此可见,孟子此言是为了警示世人,别被墨家之言所蛊惑,从而做出薄葬父母长辈之事,导致伤了一本之恩,造成终生遗憾。这也说明,孟子此语丝毫没有“事生”比不上“事死”那么重要的意思,而更多的则是为了强调,对待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2.5,详见【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2)
朱熹《孟子集注》有言:“事生固当爱敬,然亦人道之常耳;至于送死,则人道之大变。孝子之事亲,舍是无以用其力矣。故尤以为大事,而必诚必信,不使少有后日之悔也。”意思是:朝夕孝敬父母,是世人皆知的道理。常人都会尽心尽力奉养父母,只是孝的程度不一,但不孝者毕竟为少数。做错或不到位之处,随时都有弥补的机会。然而,送终之礼,却是为人之子事亲之尽头,自此更没有可以用情于亲者。一处考虑不周,则将遗憾终身。故此时必尤其周详,以厚丧葬之仪式寄无限之哀思,慎终追远也。
若做进一步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养生”和“送死”之间更多的不同之处。
其一,养生的对象是活着的长辈,若有些照顾不周的地方,根据长辈的反应即可知道,然后自己再进行调整;送死的对象是死后的长辈,伺候的各种行为是否合乎长辈的意愿,无从得知,这便是“无以用其力矣”。
其二,养生为吉事,作为子女若不懂之处可以随时随地请教别人,别人也乐于帮助;而送死为不吉利之事,长辈在时,子女也不忍预先请教他人,也不会主动去了解这方面的注意事项,而一旦长辈去世,也不便于请教他人,或者所请教之人也未必知晓此事。
其三,养生为家门内部之事,所伺候的也就是父母二人;而送死则涉及到家门内部、亲戚、乡邻、朋友、同事等众多社会关系,若要让参加丧事的人都满意并非易事。
其四,养生,是子女伺候父母、孝敬父母的一个过程,子女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获得情感而得到心灵上的安慰和满足;而送死,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究竟该如何去做,子女们一无所知,在迷茫中又容易走上极端,以为死后不知,而轻率操办草草了事,或认为虽死犹生,而事死一切如事生,陷于更加迷茫的状态之中而无法自拔。
综合上述,就很容易理解此章经文的深意了。
《孟子》简介:《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审编发布:秦荣光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