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117
《孟子•离娄下》8.4
贤臣择主而事
【原文】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译文】孟子说:“读书人并没有犯罪而被随意杀害,那么卿大夫就可以考虑离开这个国家;百姓并没有犯罪而被随意杀害,那么读书人就可以考虑迁徙别处。”
【读解】
前章讲了君王如何处理好与臣子的关系问题。本章接着讲,做臣子的卿大夫和参与社会治理的士人,当遇到暴君时又该如何做的问题。对于本章经文,朱熹的注解为“言君子当见几而作。”意思是在遇到暴君和乱政的情况下,当卿大夫和士人都不能发挥作用,并且已经无法改变现状时,就应该见几而作,不要继续为这样的暴政坚守,应该远离才是。
无罪而杀士,表明君王是极其专制残忍的暴君。作为辅佐君王的大夫,“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见前章),不能依礼法行政,只能任由君主或权贵依喜好而杀士,爱之则升,恨之则杀。面对如此乱象,却又束手无策,那就只能考虑弃此类君王而去,否则就是助纣为虐,借刀杀人了。作为君子,是不忍心这样做的。宁愿举家迁徙他国,也不愿侍奉这样的暴君,甚至不愿食暴君统治下的国家所产之粟米。
无罪而杀民,表明君王与大夫沆瀣一气,国家治理已经处于混乱不堪的状态,甚至处于崩溃的边缘。地方官不能依礼法治民,甚至无罪而杀民,民不知其死所,则民不能安生,社会根基动摇。作为士人,如果无法改变这样的社会风气,无法维护民众良好的生活秩序,使民众安居乐业,那就要考虑移居他国他乡,否则就是为虎作伥,就是贼民害民。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生活在当代的某些人,对古代中国治理体制的了解不够深入,而按照现代国家的治理结构,认为“儒家从来不鼓励民族主义。而是以完全独立的人格,以教化天下为己任。国无道,则移民。”(此语来自网络)这段话的后半部分是完全正确的。而第一句则不尽然。要明白这一点,还需从古代的国家治理结构谈起。
在夏商周三代,国家的政体主要是分封制。即由王朝分封诸侯,由各诸侯国自行治理的体制。到东周时,共分封了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在春秋时期(即东周前期),各诸侯国之间就已开始了相互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不断被吞并。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到东周后期的战国时期,因相互兼并的结果,诸侯国仅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但无论是春秋时的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还是战国时的七个诸侯国,都属于中国。和今天的世界各国不同。因此,当时的国与国之间不存在主权和民族等问题,而是全部同属于华夏族,都在中国的版图内。所以才具备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基本条件,卿大夫和士人才可以自由迁徙。
由此可知,当一个国家君王贤明,政治清明时,社会贤达及士人百姓就会竞相去投奔,其势“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下》7.9)这个国家必定会兴旺发达。反之,当一个国家君王残暴,治理混乱,社会动荡不安时,君子贤达与黎民百姓就会竞相离开,该国的国力也就会随之衰落,直至最终走向灭亡。
孟子简介(上):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审编发布:秦荣光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