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58 教育是治国兴邦的根本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58

孟子滕文公上》5.3<3>

教育是治国兴邦的根本

【原文】“设为庠序学校(1)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注释】

(1)庠(xiáng)序学校:泛指各级各类学校。《说文》:“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孟子集注》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学,国学也。

(2)射:这里用为猜度、陈述之意。

【译文】

“还要开办庠、序、学、校以教育人民。所谓庠,意思是培养;所谓校,意思是教育引导;所谓序,意思是有秩序地陈述。夏朝时叫校,殷商朝时叫序,周朝时叫庠;这个‘学’是三代共同都有的,都是教育人民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上层所懂得,小民百姓则能亲和于下层。如果有贤明的君王兴起,必然会来学取这个法,因为这是为王者所效法的。

诗经》上说:‘周国虽然是旧的一个邦国,但其因时代的趋势而成为一个新的邦国。’这是对周文王的称赞。你努力实行这些,也可以使你的国家涣然一新!”

【读解】

本节主要讲教育问题。孟子认为,在保证人民良好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之上,认真地办好学校教育,就能实现人民富足而知礼仪的仁政境界。而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皆所以明人伦也。”何谓人伦?宋代大儒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注解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这里的“序、庠、学、校”是同义词,都是学校的意思。其实在古代学校的代名词还有很多,比如:墅、成均、明堂、辟雍、泮宫、灵台、黉门等等。其中的“庠、序、学、校”四种,一般认为是古时不同朝代的“学校”名称。而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还有如下描述:“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学,国学也。”由此可见,此四种也是某些朝代不同级别学校的名称。

孟子给滕文公提供的治国方略中,把教育放在了及其重要的位置。孟子认为,治国兴邦必须重视教育。而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伦教化,也就是说人伦教化必须从娃娃抓起。只有全体官民都能身体力行,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社会的公序良俗才能得到更好的维护,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邦国无论大小,只要管理者能施行仁政以井田制养民,以学校教民人民得养得教,社会秩序也就有了保障。只要重视教育,对全民化得好,官民必然上下一心,邦国也一定会繁荣昌盛,不断地强大起来

孟子简介(下):孟子早年受业子思(孔伋,孔子之孙)之门人。他孔子尊崇备极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与孔子一样,孟子一生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随从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

审编发布:秦荣光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