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42 在其位不尽其责 罪莫大焉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42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4.4

在其位不尽其责 罪莫大焉

【原文】孟子之平陆(1)。谓其大夫(2)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3)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4)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5)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6)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注释

(1)平陆:齐国的边境县,在今东汶水县北。

(2)大夫:此指平陆县的行政长官孔距心。

(3)羸(lei):身体瘦弱。

(4)距心:人名,即平陆县长官,姓孔,名距心。

(5)牧与刍(chu):指牧场和草料。,此处指牧场,前一句中的牧则指放牧。,这里指喂养牲畜的草料。

(6)为都:指管理都邑。为,作为,治理。

(7)诵:《周礼·大司乐》:“兴道讽诵言语。”

译文
孟子到了齐国的平陆县,对这个县的长官说:“如果你的守卫战士在一天内三次失职,你会开除他们吗?”长官说:“不用等三次。”
  孟子说:“然而您失职的地方也多,灾荒歉收的年份,你的百姓们,老弱病残的辗转于沟壑而死亡,年轻力壮的散走四方逃难,有好几千人啊。”长官说:“这不是我孔距心的能力所能处理好的呀。”
  孟子说:“现在假如有个人接受了替别人放牧牛羊的事,那一定要设法找到牧场和喂养牲畜的草料,要是找不到牧场和草料,那么是把牛羊还给主人呢?还是站在一旁眼看着牛羊饿死呢?”长官说:“这是我孔距心的罪过
  后来有一天,孟子见到齐王,就对齐王说:“大王管理都邑的地方长官,我知道了五个人,能够知道自己有失职罪过的,惟有孔距心。”于是就为齐王讲述了经过。齐王说:“这也是我的失职罪过啊。”

【读解】

孟子在齐国的平陆这个地方,对一位叫孔距心的大夫说:“假如您手下的士兵,在一天之内三次离开队伍逃走,您是否会惩罚他?”孔距心回答说:“不用等到三次就会惩罚他。”这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评判别人的是非对错的时候,一般人都能轻易地给出这样的答案,但是,人们常常忽视对自我的反省。所以,孟子借助这个小事来说明下面的大道理。

孟子直截了当地指出孔距心的问题之所在:“先生您自己已经多次离开队伍逃走多次了。”身为大夫,接受君主所授予的职责,就是要使自己管辖之下的百姓能够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天下难免会有灾荒的年成,所以,官府不能没有备战备荒的储蓄,不能不预先安排好发生灾荒的时候的救助措施。孔距心管辖之下的百姓,遇到灾荒年成,老弱病残的人流浪乞讨,年轻力壮的人背井离乡去谋生,已经达到数千人之多了。士兵的职责是服从军纪、保家卫国,离队逃走就应该受到惩罚;大夫的职责是保护并安定百姓,结果使百姓不得安定,无异于士兵离队逃走。

人们听到别人的批评时,常常会本能性地自我辩解,把责任推给别人或外在环境。孔距心是如此,我们也常常如此。大概在孔距心看来,首先,国家之中,上有国君,国君所施行的政令不善,所以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大夫而已,责任应该由国君担当。其次,除了他自己以外,还有上级的公卿、同级的大夫,自己只是一个大夫而已,无法改变大局,责任应当由大家一起来分担。所以,他回答孟子说:“这不是我孔距心所能解决的问题,我也无可奈何。”

孟子打比方说,一个放牧牛羊的人,别人把牛羊交给他,让他替人放牧,他就一定要给牛羊寻找水草丰美的牧,使所有的牛羊都能吃得好、吃得饱,而且一个也不能少;如果放牧的人不能给牛羊找到水草丰美的牧,就应该赶紧把牛羊交还给牛羊的主人,而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牛羊受饥挨饿而死。意思是说,孔距心既然已经担任大夫之职而没有辞职,就不能让百姓在遇到灾荒的时候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不能用任何其他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孔距心接受了孟子的批评,承认导致自己管辖的百姓出现这种情况是自己的罪过。认罪是改过的必要前提。

后来,孟子见到了齐国的国君。孟子说:“大王属下那些治理城的人当中,臣了解了五个,其中能知道自己罪过的,只有孔距心一个人。”孟子向国君说起了事情的经过和其中的道理,齐国国君也承认是自己的罪过。按说,齐国的国君能承认自己的罪过,大夫孔距心也承认自己的罪过,如果能改过,也就能使国家兴盛起来,乃至得民心,进而得天下。然而,齐国终究没有兴盛起来,反而在七雄争霸之中被灭掉了,原因也就在于虽知罪却终究未能改过自新吧?

这也是在告诫我们所有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做任何事情,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任其职就要尽其责。万万不可做事敷衍,不尽其力,工作不尽职尽责,应付了事。如果在其职不尽其责,甚至投机取巧,混天度日,那就罪不可恕了,必当慎之、戒之!

孟子简介(上):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审编发布:秦荣光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