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31
《论语·阳货篇》17.2
【原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学记】教育和学习是唯一的出路
王鹏翔
此章言“性”,在《论语》里只此一章。
夫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虽然气有清浊,质有薄厚,但同禀天地之精,五行之秀,其清而厚者为善,其浊而薄者,未必为恶。善恶本在一念之间,相去不远,所以言“性相近”。人类被称为天地之灵,同处在一片蓝天之下,皆由母亲孕育而生,无论是圣贤君子,还是凡夫俗子在情感上也都有七情六欲,这便是人的共同特征,即气质是相近的。后来的孟子鉴于当时道家倡导自然之说,于是在夫子性近说的基础上,阐发大义,发明了人性本善的说法。为什么夫子说性相近,孟子要说性本善呢?两者看似相互有所冲突,实则不然,夫子所言之性,在于气质之性,即人与人之间的特征是相近的。孟子其性善之说是基于本然之性,本然者,是为人禽之别也,即不杂于气质者而言。无论性相近还是性本善,皆来自于人性的同一个源头。
此章所言气质之性,固然有美恶之不同,但在初时是相近的,居于善恶之间,习善则善,习恶则恶。由此而知,人之善恶不在气质之性,而在习染养成。生活的环境,接触的人群,经过的事情,心中志向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所以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才会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也就是说,人只有接受教育,吸收善能量的养份,通过自身的修正和学习,才能让人性趋于完善,以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善能熏染,方能以善养善,将相远之习变为相近之习,这就是教育的伟大。圣人此言,即是对人性的揭示,更是在强调本性的重要,唯有习能复性。
在禅宗里这样的一个故事,值得我们去思考,在一座人烟稀少的深山里有一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收养了一个孤儿,这个孤儿从小就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中长大,老和尚既不教他识字诵经,也不教他待人接物的礼仪,就这样,这个孤儿在慢慢地长大,突然有一天,老和尚要下山一趟,留这个孤儿一个人在山上。结果很凑巧,老和尚前脚刚走,就来了老和尚早年的一个朋友,这个人是个老秀才,很有才华,为人也特别的热心,见老和尚不在家,又发现这么大一个孩子竟然连招呼人都不会,更要命的是,竟然还不识字。老秀才心想,估计是老和尚老糊涂了,不行,这么好的一个孩子,我得好好教教他,就这样,老秀才就住了下来,不但教孩子端茶倒水的礼仪,还教了很多待人接物的常识,如何磕头,如何请安问好等等,就这样教了几天,孩子学习的很快,全然接收了秀才所教的方方面面,老秀才对自己的成果很满意,但因为有事就离开了。老和尚办完事从山下归来,还没有到庙门口,这个孩子老远就迎了上去,又是请安又是磕头的,老和尚见这个孩子一下子变成了这个样子,心里很是诧异,于是就问:“这是谁教你的?”,孩子说:“师父您离开后,来了一位先生,说是您的老朋友,是他专门教我的。”老和尚听完后,仰天长叹。那么这位老和尚究竟在叹什么呢?如果没有这个老秀才的出现,这个孩子的将来会是怎样一个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从这个孩子气质的转变,给我们很多关于教育的思考。
【按语】人因禀气同而相近,又因习不同而相去甚远。人之禀气本自天生,习自后天,于此不可不慎于习。圣人之言在于复性者也,惟从习而善教之,可复性矣。
人性本相近
善恶皆本性
唯习可发明
复性归于正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论语》惟本章言性即性字,而仅言其相近。性善之说始发于孟子。盖孔子就人与人言之,孟子就人与禽兽言之。孔子没而道家兴,专倡自然,以儒家所言人道为违天而丧真,故孟子发性善之论以抗之。然亦未必尽当于孔子之意,故荀子又发性恶之论以抗孟子。本章孔子责习不责性,以勉人为学。
《四书恒解》:天下之所以万古长存,惟一元理气浑然耳,刚健中正纯粹以精,故伏羲名之曰乾,而夫子赞之曰“大哉乾元,乃统天”,此乾元之理,即天之仁,天之性也。四象、五行、八卦皆从此出。实无分合之可名,万物皆秉之以生而得太极之理而后可以为人,否则为物,故曰五行之秀而天地之心第太极之理气,在天地者,未尝有驳杂而二气之屈伸变化,感于隆污清浊者则有异。
性在先天,纯粹无疵,孟子故曰“性善也”。性在后天,性梏于形。孔子故曰:“相近也”。太极之理既生以后,其在人身中者,如水在孟瓦缶金玉水晶琉璃孟之质异而水之明暗,异性之拘于气质者,正犹此,惟后天不及先天,故圣人教人以学谓为复性之功。
《论语正义》:孔曰:“君子慎所习。”
戴氏震孟子字义疏证:“性者,分于阴阳五行,以为血气、心知、品物,区以别焉。举凡既生以后,所有之事,所具之能,所全之徳,咸以是为其本,故易曰‘成之者性也’。气化生人、生物以后,各以类滋生久矣。然类之区别,千古如是也,循其故而已矣。在气化曰阴阳,曰五行,阴阳五行之成化也,杂糅万变,是以及其流形,不特品物不同,虽一类之中又复不同。凡分形气于父母,即为分于阴阳五行,人物以类滋圣,皆气化之自然。中庸曰:‘天命之谓性。’以生而限于天,故曰天命。大戴礼记曰:‘分于道之谓命,形于一之谓性。’分于道者,分于阴阳五行也。一言乎分,则其限之于始,有偏全、厚薄、清浊、昏明之不齐,各随所分而形于一,各成其性也。然性虽不同,大致以类为之区别,故论语曰:‘性相近也’此就人与人尽言之也。”
孟子曰:“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于我同类者。”言同类之相似,则异类之不相似明矣。
《四书遇》:王荆公曰:“言相近之性,以习而相远,则习不可不慎,非谓天下之性皆相近而已矣。”
《论语集注》: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远,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
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
《论语义疏》:性者,人所禀以生也。习者,谓生而后有仪,常所行习之事也。人俱禀天地之气以生,虽复厚薄有殊,而同是禀气,故曰相近也。及至识,若值善友,则相效为善;若逢恶友,则相效为恶。恶善既殊,故云相远也。
范宁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斯相近也。习洙、泗之教为君子,习申、商之术为小人,斯相远矣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孔子简介(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习相远”是环境改变的,但在家庭一母所生习性不同,在学校同窗共学造诣不同,其实从善从恶主观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颜姐:善恶本在一念之间,相去不远,所以言“性相近”,习善则善,习恶则恶!
芳草:人性之初无善恶之分,有善恶之分时已然是接触社会,受种种原因影响,才有千差万别的性情,夫子才说习相远。 正是因为知道学习对人的影响很大,所以才有夫子有教无类的赤诚使命,使善者更善,恶者向善,教育的基本原则在于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只有人正品端,才能活出生命的真谛。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