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18
《论语·季氏篇》16.2
【原文】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的,大概最多不会超过十代,而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作出决定者,没有能到五代而不垮台的。如果是由大夫的家臣掌控国家政权,没有能到三代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评析】“天下有道”指什么?指遵从周礼,施行仁政,治理得当,朝纲整肃,社会安定,百姓安居,天下太平。而“天下无道”则是指礼崩乐坏,治理混乱的状态。当治理混乱时,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诸侯国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老百姓怨声载道。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学记】不失道 方可长久
王鹏翔
夫子的这段话可能是通过考察历史所得来的结论,纵观夫子以前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一线索。
制作礼乐,出兵征伐在古代只有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才有决定权,天子就是最高权力的代表,在尧、舜、禹、商、西周时,国家清明,天下太平,所以一切政令皆从天子出,天下为大一统,此阶段为“天下有道”时。
从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迁,周朝开始衰败,到了隐公时,诸侯们自作礼乐,相互征伐,周天子的号令已经逐渐失去了权威,诸侯们不再听命于天子,此时齐桓公称霸,齐国经历了孝公、昭公、懿公、顷公、灵公、庄公、景公、悼公、简公共十世。晋国从晋文公称霸开始,经历了襄公、灵公、成公、景公、厉公、平公、昭公、顷公共九世,此阶段及至孔子时,天下昏暗,是为“天下无道”时,所有礼乐征伐的决定皆从诸侯出,但都没有超过十世,所以夫子说:“十世希不失”,希即罕见,很少能超过十世。
再来看鲁国,自从季氏专权以来,经历了文子、武子、平子,到了桓子,政令被阳虎所把持,共四世,所以夫子说:“五世希不失。”
再后来,季氏掌控的鲁国政权由他的家臣南剻、公山弗扰、阳虎之流操控,其时,诸侯各国和鲁国季氏相同的情况有很多,但都未能超过三世。
夫子此章所言,即是对春秋各国政治历史的简要总结,亦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从这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亦可以发现,事物在发展时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事物的衰败时亦有一个式微的过程,日出与日落非一刹那完成的。
【按语】:从此章夫子所述,足以说明仁政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凡是以仁义为宗的时代,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生乐业,不议政事,天下太平,尧、舜、禹、汤、西周便是。凡是放弃仁义,背道而驰的执政者必然被天道厌弃,民怨载道,即便一时间获得了权力,也难以恒久。
史事存天道
演绎仁之妙
长短福祸吉
皆由己自造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古制非天子不得变礼乐,专征伐,此乃大一统之道。逆理违道愈甚,则失之愈速,自然之势如此,非人力所能强。上无失政,则下无非议,非钳其口使不敢言。
《四书恒解》:道即理也,理为盛衰之主,失理之行必不能久,当时上陵下替,习以为常而不知其非,正如燕雀处堂,母子相乐。夫子伤之,故思天下有道而以希警醒迷妄之徒。
《论语正义》:《礼记·中庸》云:“非天下不议礼,不制度,虽有其徳,苟无其位,不敢作礼乐焉。”
《孟子尽心下》云:“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则礼乐征伐,皆宜自天子出。
《白虎通考黜篇》:“礼说九锡,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鈇钺、弓矢、秬鬯,皆随其徳可行而赐。能安民者赐车马,能富民者赐衣服,能和民者赐乐则,民众多者赐朱户,能进善者赐纳陛,能退恶者赐虎贲,能诛有罪者赐鈇钺,能征不义者赐弓矢,孝道备者赐秬鬯。”
孔曰:“希,少也。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平王东迁,周始微弱。诸侯自作礼乐,专行征伐,始于隐公。至昭公十世失政,死于乾侯矣。季文子初得政,至桓子五世,为家臣阳虎所囚。”
马曰:“陪,重也。谓家臣阳虎为季氏家臣,至虎三世出奔齐。”
方氏观旭偶记云:“议者,图议国政。倘云私议君上之得失,则庶人传话,正是先王之制,王者斟酌。而事行不悖,岂得谓非有道,盖庶人有凡民,有府史胥徒之属,凡民可以传话,府史胥徒不当与谋国政,况有道之时,野无遗贤,后杰在位,王公论道经邦,自不下资于庶人之微。”
《春秋传齐定姜》曰:“舍大臣而与小臣谋,一罪也。”郑子国曰:“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
《四书遇》:此章备春秋之始终。“礼乐征伐自天才出”,是春秋以前事;“自诸侯出”,隐、臣、庄、闵之春秋也;“自大夫出”,僖、文、宣、成之春秋也;“陪臣执国命”,襄、昭、定、哀之春秋也。
《论语集注》:先王之制,诸侯不得变礼乐,专征伐。上无失败,则下无私议。非箝其口使不敢言也。此章通论天下之势。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孔子简介(下):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颜姐:“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句话在今天看来有点不合潮流,但就当时的夫子所处年代所历之事及列举的例证却足以说明此观点的正确。
芳草:君有君权臣有臣职,君政以德治天下,臣以忠辅助天子,则天下大同长治久安。下位者掌控权力,是为犯上作乱,有违天道,德不配位焉能服众?众不服则操戈起义,历史却总在重演着这样的悲剧。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