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84
《论语·卫灵公篇》15.9
【原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子贡向孔子请教培养仁徳的方法。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居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官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评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本章中,孔子以此作比喻,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事奉贤者,结交仁者,这是需要首先做到的。
【学记】寻找活教材
王鹏翔
此章是子贡问为仁,不是问仁,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为”即行,子贡想知道如何培养仁徳。
夫子先以工人工作隐喻想要培养仁徳的人,工人想要干好手中的工作,必先要对工具做好充分的准备,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想要培养仁徳也一样,事先必将经历一番磨练,以宽广其胸怀,养成其人格。而胸怀和人格的培养并非靠书本就能解决,这是一项很考究的事情,非要以生命的熏陶才能实现,夫子在经文中叙述得极为详备。
“居是邦也”,“居”是居住,“邦”指国家。春秋时期,各国对于户籍的管理制度不像今天这么严格,有想法的人可以游历于各个国家。想要培养仁徳的人到了某个国家,此处未提及“里”,“州”,“邑”这样的属地称谓,而是直指国家,由此可见,涉及的范围很广。若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小的区域,恐怕人才有限,对于求学问道会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夫子首先给子贡锁定了范围。
接着就要“事其大夫之贤者”,“事”即敬奉,礼遇之意。大夫是指品阶很高的官员,意思是先要敬奉大官里的贤者,咋一看,有点糊涂,培养仁徳为何非要找个当大官的贤者?而且轻易能见到吗?这在现在看来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而在春秋时拜访大官其实要简单很多,不要说大官,像孟子以布衣之身连君主都可以面见,而以子贡的身份,去见某个国家的大官,并不难办。那为何要见他们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官中的贤者必然是有人生阅历,且又经历了各种的人生历练,既有胸怀天下的格局,又有护国爱民的经验。这些人就像活着的教科书,敬奉他们的过程必然会受其人格的感染,使自己得到熏陶,以具备成为仁者的先决条件,即大视野,大格局。
其次是“友其士之仁者”,“士”即没有当官的读书人,夫子的意思是还要和读书人中的仁者成为朋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结交什么人就会受到什么人的影响,读书人中的仁者,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有实践的功夫。想要培养仁徳,并不等于拥有仁徳,那么具备仁徳的人是什么样子呢?所以和士人中的仁者结交可以感受别样的生命气质和生活态度,仁者的风采亦会一览无余,如此就能坚定培养仁徳的信心,明确学习的方向,以不至于偏移。
夫子以上所言,就是根据子贡的品性所提出的培养仁徳的方法。和工人工作前先要搞好工具的方法完全一样,夫子善教,方法意深浅出,果然不凡!
【按语】 培养仁徳,就要和有仁德的人结交,以亲近仁者,以便于将来更好的实践。由此可见,夫子所重,先闻仁义而实践于生活,方能更好的求仁得仁。
成业先利器
为仁同此理
除此无他替
近仁得仁义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工无利器,不能善其业,犹人无材徳,不能尽其仁。器不自利,必经磨砺,亦如人之材徳,必事贤友仁,然后得所切磋熏陶而后能成也。仁者,人与人相处之道。仁徳必于人群众磨砺熏陶而成。有其徳而后可以善其事,犹工人之必有器以成业。
《论语正义》:正义曰:“‘为仁’者,为犹行也。‘利其器’,汉书梅福传作‘厉其器’。”
曾子制言下:“凡行不义,则吾不事;不仁,则吾不长。奉相仁义,则吾与之聚群。”
荀子哀公篇:“所谓庸人者,不知选贤人善士,讬其身焉以为己忧。”
《四书遇》:张侗初:“如何以利器喻为仁?人含仁种,当念常生,如镕铁为器原有利体,器借锋刃于磨砻,仁借变化于型范,即此事发处,都是仁生机流动处。”
《论语集注》:贤以事言,仁义徳言。程子曰:“子贡问为仁,非问仁也,故孔子告之以为仁之资而已。”
《论语义疏》:言人虽贤才美质,而居住此国,若不事贤不友仁,则其行不成,如工器之不利也。必欲行成,当事此国大夫之贤者,又友此国士之仁者也。大夫贵,故云“事”,士贱,故云“友”也。大夫言贤,士云仁,互言之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甘肃庄浪人,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受祖辈影响,从小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在广州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每章写一篇详解论语的札记,已写完全部《论语》492章,结集出版《论语通解》一书。该书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分上下两册,共计43万余字。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颜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耳熟能详,却不知出自论语,惭愧!多谢王老师的分享!
方娟:“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为助.”常言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品德修养也是一样。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与他们做朋友,受他们的影响,熏陶,潜移默化,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就会在无形在得到提高。从另一个角度说,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友辅仁。”所以,选择交友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