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83 从容的面对死亡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83

《论语·卫灵公篇》15.8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一个志士仁人,不会因为只顾及生命而损害自己的仁德,宁愿舍弃生命也要成全仁德。

【评析】“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学记】从容的面对死亡

王鹏翔

儒家向来只重视生,不注重死,所以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然而如何才是生,生的意义何在?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命题。不同的生命认知对于生又有着不同的选择,此章所言,重在志士仁人夫子将仁者如何对待生的态度作为对照,以便于门弟子们能在此问题上有所省察和把握假设把志士仁人对生命的态度当成正面的人生选择,那么它的反面必然是与之相反的另一种选择,即舍仁求生,或者舍仁求利者即是。

志士仁人在遇到生死与仁徳的抉择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宁舍生命,不舍其徳。但是需要明白一个问题,假设生命遇到威胁而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候,不是所有的为他死都是在仁的范围之类。

比如荆轲之死,秦国灭赵后,兵指燕国,太子丹惧怕不已,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秦国叛将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叛将樊於期头颅时,荆轲趁机拿出匕首想直接将秦王刺死,未能得逞,结果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荆轲之死非常壮列,但他刺秦王的动机在于对君主之忠,算是杀身成义,不算成仁。

什么算成仁之死呢?再来分享一个历史人物:商朝的王子比干在辅佐纣王时,因为纣王荒淫无道,使得民不聊生,民众怨声载道,鉴于此,比干为了民众的安乐,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曾多次向纣王劝谏,但屡谏不从,最终惹怒了灭绝人性的纣王,竟然将比干这样的一位忠臣刨心处死。比干之所以死,是因为他站在了国家的层面,在明知不可为时依然抱着宁死的决心也要保持志士仁人应有的态度,不容有丝毫的苟且。比干之死成为千古美谈,夫子对比干极为称赞,有言云:“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可以说,比干是真正意义上的舍生成仁。

【按语】 孔门所重在仁,在生以仁为核心生活态度是决定一个人学问道德的基本标准。如果舍弃了仁心仁徳而单纯的为了活着而活着,亦是一种舍仁求生的行为。而只有将仁徳与生命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仁徳自觉的融于生活,融于生命,便会在该成仁时自然成仁,这是生命的自然反应,仁徳在仁者看来,祂是高于生命的一种精神存在,这种存在极为宝贵,堪为黄金,与生命本身不能等同相比所以夫子才会有这样的言辞。吾人需要在生活中慢慢训练仁徳与生活的融合,自然会有不同的生命体悟。

仁徳须自证

得来功夫深

若为生而抛

宁可弃此身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生必有死,死非孔门论学所重。孔门论学所重在如何生,苟知如何生,自知如何死。知有不该求生时,自知则有不避杀身时。杀身成仁,亦不惜死枉生。所重仍在如何生。

《论语正义》:孔曰:“无求生信害仁,死而后成仁,则志士仁人不爱其身也。”

张栻解:“人莫重于其生也,君子亦何以异于人哉?然以害仁则不敢以求生,以成仁则杀身而不避,盖其死有重于生故也。夫仁者,人之所生者也。苟亏其所以生者,则其生也亦何为哉?曾子所谓‘得正而斃’者,正此义也。”

《四书遇》:方正学贻祸三族,求一“是”字不得。总之,从忠孝其见,仁之径路不差。若聂政、荆轲,是杀身成义,不是杀身成仁。

《论语集注》:程子曰:“实理得之于心自别。实理者,实见得是,实见得非也。古人有捐躯陨命者,若不实见得,恶能如此?须是实见得生不重于义,生不安于死也。故有杀身以成仁者,只是成就一个是而已。”

《论语义疏》:繆播曰:“仁居理足,本无危亡。然贤而图变,变则理穷,穷则任分,所以有杀身之义,故比干割心,孔子曰:‘殷有三仁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孔子简介(下):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黄晓燕:那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功名?

作者:对于活着的意义每个人、每个学派都有不同的认识和选择,没有对错。

止语:仁者不在乎生死,只重视生命的价值,故而舍身取义。

芳草:拜读完这章有点惊心动魄的感觉,感恩作者精彩的分享。荆轲刺秦、比干掏心,都是仁义之举,不为利不为己,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颜姐:杀身成仁,正义就是‘得正而斃’!

静心.贤沁:对历史又学到新的看法了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