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88 提升品德以消除迷惑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88

《论语·颜渊篇 12.10

【原文】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3)'”

【注释】

(1)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扰。

(4)诚不以富,亦祗zhǐ)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意为就算不是因为看上了她的富贵,也已是见异思迁”。:多音多义字,此处通“只”。夫子为何将此句用于此处,历来有很多争议,解释也不尽相同。如《论语正义》郑注曰:“此诗小雅也。祗,适也。言此行诚不可以致富,适足以为异耳。取此诗之异义以非之。”故这里暂且按如下解释:“这样确实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只是让人觉得有些异类。”

【译文】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这样确实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只是让人觉得有些异类。’”

【评析】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学记】提升品德以消除迷惑

王鹏翔

“崇德辩惑”这是一句古语,子张借此语向夫子请教,如何提高品德,如何辨别迷惑。夫子的回答引例释义,娓娓道来,阐明了崇德辩惑的具体方法。

提高品德当以忠实诚信为主心骨,只有建立了这样的良好品质,方能自觉的追求道义,义即宜,对于不合宜的当舍弃,对于相宜的应当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去完善。如此不但能崇德,更能让自己的内心达到清明、明智的人生境界。而恰恰与之相反的是“迷惑”,那么,何谓迷惑呢?普通人不愿意进徳修业,常常使得自己处于一种被情欲左右的状态,完全以自己的喜好为辨别事物的标准,自绝于道义。

凡是有以下情况的是为迷惑。其一:喜爱一个人的时候,就希望他生,“生”在此有多重意思,既有生命的长寿,也有生活的富足。因为爱他,所以希望他一切都好,一心只想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能给他。其二:厌恶一个人的时候,恨不能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希望世间一切的厄运马上全部降临在他的身上。

原有的经文是在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两种情绪变化,这就有了后一句的结语“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惑也。”既想让他生,又想让他死,完全不顾道义,更不会考虑是否相宜,只是靠情感,靠情绪去评断这个世界的善恶,靠自己的意向来看待身边所发生的一切,情绪化极其严重,是为迷惑。佛教将这样的状态称之为“无明”。最后,在经文里引用了《诗经·小雅》里的词句说“诚不以富,亦只以异。”意为:这样确实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只是让人觉得有些异样。

其实这样的状态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身上都存在。如何对治,当以崇德为宜,夫子曰“主忠信”懂得以忠信为纲,惟义是从,就不会因为某人得罪于“我”而恨之入骨;也不会是因为“我”的所爱而对其过失视而不,如此就能辨别迷惑。

【按语】追求品德,就能远离迷惑,只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情绪上,只会让自己弃道义于不顾,从而一步步堕入迷惑的深渊。

崇德以忠信

为义在日用

迷惑爱恨生

求仁驱无明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崇德者,以徳为荣,略犹《中庸》言尊徳性。辩惑者,辨去其不明,略犹《中庸》言道问学。子张问“如何而始可谓是崇德辩惑”,此两语当是古言,而子张以为问。忠信存于我心,若不以忠信为主,而徒争在外之事业功名,则离徳已远,不能谓之崇德。主忠信则本立,徒义则日新,此为崇德之方。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此犹云“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堕诸渊”,皆譬况之辞。下文既欲其生又欲其死,即是复举两语,而文气更迫促。好恶无常,先后反复,杂投于一人之身,斯其昏惑甚矣。人之惑,主要从其心之好恶来。

《四书恒解》:徳者,天之理而人得之以为性,物无以尚本崇也。世人以诈伪、浮薄自逞其心,遂使吾天良于物。

《论语正义》:包曰:“徒义,见善则徒意而从之。”包曰:“爱恶当有常,一欲生之,一欲死之,是心惑也。”

诚不以富,亦以异,郑注曰:“此诗小雅也。,适也。言此行诚不可以致富,适足以为异耳。取此诗之异义以非之。

吴氏嘉宝说:“克己复礼,崇德辩惑,皆古之言也。古训多协韻,以便蒙诵。”

郑于学而前注云:“‘主,亲也。’言于忠信之人亲近之也。‘爱之与其生,恶之欲其死’者,言其人非有可爱可恶之实,已但任情爱恶之也。骈枝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犹之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堕诸渊,皆形容譬况之辞。既欲其生,有欲其死,覆举上文迫窄其词,以起惑字,非两意也。”又云:“人情之偏,爱恶为甚。内无知人之明,外有毁誉之蔽,鲜有能至当而不易者。”

乐记云:“著则不贤不肖别矣,著犹明也。”

孔疏云:“所好得其善,所恶得其恶,则贤不肖自然分别矣。”今此忽爱忽恶,是好恶未著,故贤不肖亦不能辨,非惑而何?释文云:“惑,本作或。”说文云:“惑,乱也。”

《论语集注》:程子曰:“此错简,当在第十六篇齐景公有马千驷之上。因此下文亦有齐景公字而误也。”

杨氏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则非诚善补过不蔽于私者,故告之如此。”

《论语义疏》:当爱此人时,必愿其生活于世也。憎恶之既深,便愿其死也。犹是一人,而爱憎生死起于我心,我心不定,故为惑矣。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为外境所转,是缺乏智慧的表现,只有德行具足,才能冷静客观公正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