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85信任的力量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85

《论语·颜渊篇 12.7

【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又失去战胜困难的信念和信心,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评析】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学记】信的力量

王鹏翔

子贡曾在鲁国担任过官员,这一问,应当是他对当时国家治理方面的思考和探究。

夫子以三事相告“足食,足兵,民信”,足食者,不光是指粮食,温饱等问题,而是让民众过上富裕的生活。足兵,兵是指军备,国防实力。民信,就是民众对政府有信心,对国家的命运充满希望。这是夫子对于治理国家所提出的三个重要方向。

子贡向来善思善问,在春秋时期,有大国,有小国,有强国,也有弱国。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诸侯国来说,要做好夫子所说的这三件事情并不难,可是对于那些内外交困的弱小国家来说未必能一下子全部做到。若如此,只能留其中的两项,应该舍弃那方面?这是一个很切合实际的问题。夫子以“去兵”相答,去减少甚至去除在军备上的开始,以养活民众。

子贡又以剩余的两项中再去掉一项,应该是哪个?夫子以“去食”作答。从古到今谁人不死,如果人民对政府失去了信心,国家难站立起来,甚或难以存在下去。只要民众政府的信任和迎接各种挑战信心不倒,即使遇到再大的灾难和浩劫,终将会重新站立起来。

信任、信念信心对于个人和群体实在是太重要了,对领导人足够信任,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互信,心里有信心,再难的路都能趟过去,再苦的人生也能撑起来。人不管是饿死,还是老死,终究是要死的。于此相比,若是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信念和信心,那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按语】治理国家,所重三事;足食,足兵,民信。而这三件事中,民信第一,足食第二,足兵第三。为政者首先要树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此则能上下一致,精诚团结,再大的难也能克服,再大的障碍也能跨越。而如何将信心建立在民众的心中,全靠自身的德行感召,夫子曰:“为政以徳,譬如北辰”。唯有在上位者能以民心为己心,使整个社会都能有良好的风气,即使军备不足,粮食不足,也能支撑起一个强大的国家。

民信能载舟

惟能靠徳修

万业皆放下

只有此当留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民无食必死,然无信则群不立,涣散斗乱,终必相率沦亡,同归于尽。故其群能保持有信,一时无食,仍可有食。若其群去信以争食,则终成无食。去兵者,其国贫弱,恐以整军经武妨生事,故且无言兵,使尽力耕作。去食者,如遇旱蝗水涝,饥馑荒歉,食固当急,然亦不可去信而急食。

推遇不得已,则教民轻食重信,一处常,一临变,读者须于此善体,不可徒认自古皆有死之单辞,遂谓为政者可以不顾民命,而高悬一目标以强民之必从。此亦一义命之辨。为政者首重民食是义,宁去食是命。立身立群同是一理,立身有舍生取义,导群亦有去食存信,此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各申一面,不相害。

《论语讲要》:若去民信,纵无外患,也有内乱,则国家不能安立,所以说民无信不立。

《论语正义》:孔曰:“死者,古今常道,人皆有之。治邦不可失信。”

王制云:“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大小,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又云:“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荀子曰:“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大戴礼云“其礼可守,其信可复,其迹可履。其于信也,如四时春秋冬夏;其博有万民也,如饥而食,如渴而饮。下土之人信之夫;暑热冻寒,远若迩,非道迩也,及其明德也。是以兵革不动而威,用利不施而亲,此之谓明王之首也。折卫乎千里之外,此之谓也。”

晋语晋文公曰“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信于君心,则美恶不踰;信于名,则上下不干;信于令,则时无废功;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

《论语集注》:程子曰:“孔门弟子善问,直穷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贡不能问,非圣人不能答也。”

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论语义疏》:李充云“朝闻道夕死,孔子之所贵;舍生取义,孟轲之所尚。自古有不亡之道,而无有不死之人。故有杀身非丧己,苟存非不亡已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论语》简介:《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心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民心所在,所向无敌;民之所致,所向披靡。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