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52 处处为他人着想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52

《论语·乡党篇 10.17

【原文】升车,必正立,执绥(1)。车中,不内顾(2),不疾言(3),不亲指(4)

【注释】

(1)绥: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

(2)内顾:回头看。

(3)疾言:大声说话。

(4)不亲指:不用自己的手指划。

【译文】孔子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两手拉着扶手带才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手指指点点。

【评析】以上这几章,讲的都是孔子如何遵从周礼的。在许多举动上,他都能按礼行事,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有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什么语言,他都一丝不苟,准确而妥贴。所以,孔子的学生们在谈起这些时,津津乐道,极其佩服。

【学记】处处为他人着想

王鹏翔

这一节记录的是孔子登车以及在车上的容貌。“升车,必正立执绥(suí)”绥是牵着上车的绳子。夫子登马车时,先要立正站好,继而手牵绳带而上,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很有规矩。虽然是生活中很常见,很小的一件事情,但能显示出夫子于生活中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圣人风范。

“车中不内顾”顾即回顾,回头的意思。登车以后,不回头四下张望,以免引起跟随者以为要找什么东西。

“不疾言”疾即高声快语,但在马车行进的过程中,若遇到有事情需要交待,声音会大一点,但语速很缓慢,这样可以让听的人能听清楚话语。

“不亲指”不以手向别处指指点点,以免让人疑惑,以为有什么事情要交待,也会对驾车的车夫发出错误的信息。

从夫子这些细微的举动中,无不是处处为他人着想,生怕自己的一个举动而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误会,从而添加麻烦。

【按语】虽然是坐车这样的小事,亦能感知夫子的仁心仁德,身处一定的地位,如果不懂的检点自己的言行,必然会给他人带来很多的烦恼。所以为人处世,当谨小慎微。

登车正安危

车内不轻举

处处念人畏

圣人风貌美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绥,挽以升车之索。必正立执绥以升。所以为安。

内顾,言回视。疾言,乃高声。亲指,两手亲有所指。

《论语正义》:周曰:“必正立执绥,所以为安也。”注:“必正立执绥,所以为安也。”正义曰:“升者,登也。凡升车,皆自车后。”曲礼云:“僕展軨效驾,奋衣由右上。”言僕由右上,则凡乘车者,当由左可知。曲礼又云:“君出车,僕并辔(pei)授绥。”

包曰:“车中不内顾者,前视不过衡轭,傍视不过輢毂。”

郑注云:“鲁读‘车中内顾’,今从古。”案:郑从古作“不内顾”,与下二句一例。

白虎通车旂篇:车中不内者何?仰即观天,俯即察地,前闻和鸾之声,旁见四方之运,此车教之道。

江氏永图考曰:“按车舆之制,前与左右皆有板,而缺其后以升下,则与今之后当车略同。”

《论语集注》:范氏曰:“正立执绥,则心体无不正,而诚意肃恭矣。盖君子庄敬无所不在,升车则见于此也。”

《论语义疏》:顾,回头也。升在车上,不回头后顾也。所以然者,后人从己,有不能常正,若转顾见之,则不掩人之私备,非大徳之所谓,故不为也。

卫瓘曰:“不掩人之不备也。”

疾,高急也。在车上言易高,故不疾言,为惊人也。故繆协曰:“车行则言伤疾也。”

车上既高,亦不得乎所有亲指点,为惑下人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不干扰别人,不喧宾夺主,是极为尊重人的表现。

芳草:这章感觉与现在坐公交车如同一辙:车未停好请勿上下车、请坐好扶稳、行车时请勿与司机交谈!夫子精神纵隔二千多年仍在。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