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 229 朋友的影响很重要 230 有志气的人最难撼动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29

《论语·子罕 9.24

【原文】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此章重出,见《学而》篇第一之第8章。不如己不类乎己。如:类似)

【译文】孔子说:要以忠信为主,不要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学记】朋友的影响很重要

王鹏翔

这一章在《学而篇》已经出现过一次。其释意并不会因为再次出现而有所变化。但显露了二个问题。

其一:《论语》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并非某一个人所为,而是一个团队,一群人参与了这件事情。整个编辑工作全凭记忆而整理,所以才出现了重复的现象。

其二:这句话在当时编辑的人看来,非常的重要,他认为有必要在《子罕篇》里重新加入进来,以说明为学之道和交友之道互为作用的紧密关系。在品行的感召下形成了物以群分,人以类聚的群体现象。人与人之间本无贵贱、贫富之分,然而,对于求道之人来说,朋友的影响不容小嘘,应当以志同道合为交友的前提。

精选留言

方娟为学之道和交友之道互为作用的紧密关系。在品行的感召下形成了物以群分,人以类聚的群体现象。人与人之间本无贵贱、贫富之分,然而,对于求道之人来说,朋友的影响不容小嘘,应当以志同道合为交友的前提。

止语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趣不同的人实难共事。同道中人观点不同并非道不同,不同的观点可以共同探讨,道不同就很难苟同了。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30

《论语·子罕 9.25

【原文】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

【注释】

(1)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言其多。

(2)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评析】“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中国人“人格”观念的形成及确定。

【学记】有志气的人最难撼动

王鹏翔

“三军”周朝的制度诸侯中的大国可以拥有三军。两军对垒,剑拔弩张,平息战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将对方的指挥中心消灭,使得对方的军队无法相互照应而丧失杀伤力。所以,自古就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三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的思想,或者由于指挥失当,或者由于受其它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被对方击败甚而擒获主帅,使得整个军队都失去战斗力。

“匹夫”在古代指平民百姓,或者中年已婚的男子。一个普通而平庸的人一旦树立了志向,确定了目标,就难以让人撼动了。

本章前半段以在三军之中亦能夺取主帅来说明再强悍的军队也一定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以这样明显而强大的事物来烘托出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即人心难得,志气难改。而这种难远远超过了在三军之中夺取主帅的难度,这是本章的要义所在,同时也说明了两个问题。

其一:立志的重要性。这里说匹夫之志,如果没有立志的普通人则另当别论了。一个人无论出身多么卑微,身份多么平庸,一旦有了志向和目标,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这一篇里,从“子在川上”到这一章为止,都是在讲述为学之道,而为学之道,最为重要的是立志,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一个人要决心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孔子在这里告诉弟子们,为学之道首先在于树立成圣成贤的志向。

其二:攻城容易,攻心难。遥想当年成吉思汗经城略地,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可是在后续的治理过程中却遇到种种的困难,尽管在军事上赢得了广大的土地,最终因为管理和教化的上的缺失而失去了原有的战争优势,退居一隅。

从近代史而言,日本人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和武器装备,尽管在其发动的灭绝人性的军事战争中侵略了很多的国家,这其中就包涵了中国,表面上占尽了风光,但在与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全民斗争中,终究失去了原有的全部优势。外族的入侵,使得人民民不聊生,亲友丧命,让人痛心疾首。在这样的境遇下,全国上下不分地域,不分老幼,全力抗战,最终赢来了和平的曙光。这种全民皆兵的意志就是由每一个爱国爱家的个人志向所组成,难以撼动,矢志不移。

【按语】 撼三军易,撼志气难,树立了志向的人就像坚不可摧的磐石,困境和阻碍无法使其弯腰,困难和磨难不会改变其品质。所以,立志尤为重要,一旦确定了志向,就能使得学习和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学之人,应当时刻反问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帮助自己能早日树立志向,使得光阴不再虚度。

三军阵中可夺帅

皆在众心难成势

人不立志无所事

立志之人谁可执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自子在川上章其,至此十章,皆勉人为学,然学莫先于立志。有志则进,如逝川之不已。无志则止,如为山亏一篑。故凡学而卒为外物所夺,皆是无志。

《论语讲要》:匹夫是个孤单的人,没有势力,然而他的志向之要坚守不失,谁也不能夺取。志不可夺,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论语恒解》:张南轩曰:“此所谓志,谓守道不渝,如虞人,非其招不往之类,若守私意而不徒义,则是失其所主,谓之任意可也。”

《论语正义》:孔曰:“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书·尧典疏》:士大夫已上,则有妾媵(ying),庶人无妾媵,惟夫妻相匹。其名既定,虽单亦通,谓之匹夫,匹妇。

郑注云:“匹夫之守志,重于三军之死将者也。死将,谓夺取军将而致之死也。三军之帅,以人为卫,故遇疆敌可覆而取之,匹夫守志,志有一定,不可得而夺也。”

儒行云:“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者,自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

《论语义疏》:此明人能守志,虽独夫亦不可夺;若其心不坚,虽众必倾。故三军可夺,匹夫无回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甘肃庄浪人。受祖辈影响,热爱传统文化,从小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在广州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坚持每日写一篇札记文章,至今已写了400余篇。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不管你聪明与否,只要立下至死不渝的志向,有上进心,有不怕万难的决心,就能收获成功的喜悦。“立什么样的志向,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__至理名言。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