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00
《论语·泰伯篇 》8.16
【原文】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
(1)狂:急躁、急进。
(2)侗:音tóng,幼稚无知。
(3)愿:谨慎、小心、朴实。
(4)悾悾:音kōng,同空,诚恳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评析】“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对此十分反感。这是因为,这几种品质不符合中庸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儒家一贯倡导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所以孔子说:我真不知道有人会这样。
【学记】 请远离这三种品行的人
王鹏翔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也有一些优点。而修学的目的就是让优点放大,让缺点减少,趋于完善。
但有几种人竟然连夫子都说:“吾不知之矣”,我是真的无法理解他了。那么具体是那几种人呢?
一是“狂而不直”。狂妄的人很多,但狂妄的人大多都比较直爽,豪迈不羁,不会对人藏着掖着,此是其可取之处,亦是狂人的优点。然而如果狂妄再加上不直爽,这就变的有点让人难以接受,大放厥词,出尔反尔,巧言令色,不守信用,已经无法看到他的教化之处。
二是“侗而不愿”侗是无知的意思。不愿是不朴实的意思。无知的人大多比较老实天真,心无城俯,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为人踏踏实实,安守本分。可如果加上不老实的行为,就显得表面单纯,骨子里狡猾奸诈,这样的话就显得特别的可恶。
战国时候的楚国,有一个人家里日子过得挺穷,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整日只做梦发财,一天,听人说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人隐身,隐了身以后谁都看不到,想干什么都行!这个人听后非常高兴,照着方法开始修炼隐身术。具体方法就是:去树上找螳螂,一般螳螂躲在树叶后面,就跟隐身了一样。修炼者要找到螳螂躲藏的树叶,把树叶放在眼前就能隐身。
这人发财心切,好不容易找到了螳螂躲藏的树叶,突然刮了一阵风,“隐身树叶”和其他树叶混在了一起,于是就把一大堆的树叶都拿回家。跟老婆说,我们就要发大财了,来帮我看看哪个树叶能隐身?于是他拿起一片片的树叶放在眼前,挨个问:你看的见我吗?你看的见我吗?老婆被问的烦了就说,看不见你了。
这人大喜过望,终于能够实现人生理想!就带着树叶去了市场,他先是在卖点心的摊子前站住,拿出树叶放在眼前大喊,你看不到我,然后拿起一块点心扬长而去。摊主一看,这人肯定有病,就没理他。一看别人果然没追他,知道自己成功了,实在是太好了!
于是就去了一间钱庄,进去以后拿出树叶大喊,你看不到我,然后就去拿柜台里的钱,掌柜的一看,这是抢劫啊,就把他送去了官府,到了官府才知道自己上当了。这就是一叶障目的历史故事。这就是因为无知又不老实所犯下的错误,让人无法忍受。
三是“悾悾而不信”悾悾,愚悫(yú què)的意思。愚者,愚笨,愚昧。悫者,诚实谨慎。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愚笨且诚实谨慎的样子。愚悫的人虽然不可取,但至少还能做到诚实。可是当一个愚悫的人常常不讲信用,不但他的“悫”不足,就连他的“愚”也未必是真愚,不能格守信誉,表里不一,有欺诈的嫌疑。
综上所述,以上三者,是三种人的品行,也有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而对于狂妄、无知、愚悫此三者而言,就已经是人们较大的缺点了。即便如此,在圣人看来,他们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可是当从这类人身上再也无法看到哪怕是一丁点的可取之处,其实质又偏偏走向了反面,那就只能说明一点,他们是故意的,伪装的,本质上是狂妄、无知、愚悫,行为上又是自欺欺人的。如此之人不但无从去发现他的优点,亦很难教化,因为其心已经被功利所占据,不能再容纳任何正向的知见了。
通过学习这章,首先是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身边如果有这种人的话,最好是远离为上策。夫子说“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按语】
一、一个人有缺点,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当一个人本身就不具备太多有优点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因为功利而让自己仅有的优点都失去的话,那就真的是自欺欺人了。
二、《大学》曰“勿自欺也”。为人者有二恶,一者自欺,二者欺人。自欺者多以狂妄、无知、愚悫。欺人者亦复如是。为人者欲除此二恶,当以进徳修业为上策。徳业日增,自知学海无涯,自知善恶有报,必不敢行欺他、欺己之事。
人皆有缺失
最忌不自知
不明以道行
何以立于世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狂者多爽直,狂是其病,爽直是其可取。凡人徳性未醇,有其病,但同时亦有其可取。今则徒有病而更无可取,则其天性之美已丧,而徒成其恶,此所谓小人之下达。
侗,无知义。无知者多谨愿,今则既无知,又不谨愿。
悾悾,愚悫义。愚悫者多可信,今则愚悫而又不可信。
人之气质有美兼有病,而有病亦兼有美。学问之功,贵能增其美而释其病,以期为一完人。今则仅见其病,不见其美,此非天之生人乃尔,盖习乎下流而天真已失。此等人不惟无可培育,抑亦不可测知,此孔子所以深绝之。
《论语讲要》:狂而不直,其心回邪,则必危害人群。
不愿,便是愚而好自用,那就坏事了。
悾悾,看起来,很老实。应该说实话。然而此人居然不讲信用,诈欺,岂不可怪。
孔子说:“我不了解他们,”语气温和。但是这些人应该自省。如遇这三种人,只可远之,不可疾之已甚。疾甚,则必促其作乱。
《论语正义》:孔曰:“狂者进取,宜直。侗,未成器之人,宜谨愿。”
包曰:“悾悾,悫也,宜可信。”
孔曰:“言皆与常度反,我不知之。”
凡人悫谨,则为善也。此章示人当守忠信,虽生质未美,亦当存诚以进于善,不得作伪以自欺也。
庄子山木篇:“侗乎其无识”
荀子不苟篇:“君子愚则端悫而法;小人愚则毒贼而乱。”又云:“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夫子于失常度之人,不能知之也。诗云:“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论语集注》:苏氏曰:“天之生物,气质不齐。其中材以下,有是福则有是病。有是病必有是徳,故马之蹄啮(nie)者别善走,其不善者必驯。有是病而无是徳,则天下之弃才也。”
《论语义疏》:王弼曰:“夫推诚训俗,则民伪自化;求其情伪,则俭心兹应。是以圣人务使民皆归厚,不以探幽为明;务使奸伪不兴,不以先觉为贤。故虽明并日月,犹曰‘不知’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芳草:夫子一番言辞概括了人性虚伪的一面,这是对我自省启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听其言观其行,如是遇到此类人应远离之,因为我们还在学道,容易被其影响。不懂于道中生活的人为愚者,故佛门《吉祥经》说:“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啊!共勉!
止语:狂妄又不直率,无知又不老实,愚悫又不讲信用,面对这样的人夫子都感到无奈!因为这样的人是无赖,他们表现出来的狂妄、无知、愚悫都是装出来的。一叶岂能障目?自欺欺人,失去了修正自己的机会,更辜负了难得的人身。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