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94 凡是都要掌握个尺度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94

《论语·泰伯篇 8.10

【原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注释】疾:恨、憎恨。

(1)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

(2)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译文】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厌恶自己太穷困,就会导致祸乱。对于不仁德的人痛恨太过度,也会出乱子。

【评析】本章与上一章有关联。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如果不甘心居于自己穷困的地位,就会引起祸乱,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惹出祸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人们的“仁德”。

【学记】凡事都要掌握个尺度

王鹏翔

此章依然和前两章一样,阐述的是对于社会大众的教化引导问题和为政理念。

“疾”是恶的意思。贫穷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让人为此而奔波劳累,同时亦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修养。对于一个有修为、有境界的修行人来说,贫穷并不能对他造成影响。比如夫子的疏食饮水,颜回的在陋巷箪食瓢饮,不见其忧,反见其乐,所谓忧道不忧贫,这是最上等境界,是为圣贤。

我等凡夫俗子不喜欢贫穷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从对待贫穷的态度上可以分出人品的伯仲。

一等人如孟子所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无论贫困还是富有,都不会受到处境的影响,得意和失意时也是那样。又如子贡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不谄媚,富不骄傲,更不会看不起穷人。这样的修为在我们看来都是天方夜谭,实在很难做到。

二等人善经营,懂理财,又安守本分,不会因为富有而欺负弱小,而且还对贫困者时有救济。这种现象在古代的富商中比比皆是。

三等人就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能富则富,不能富也没有关系,只要勤快一点总能过的去,深知小富由勤,所以会通过自己辛勤耕耘以换取想要的生活。

最低等的人,好吃懒作,嫉富如仇,亦厌恶自己贫困的处境,这样的人于内心常处于不安,胆子又大,又喜欢投机倒把,缺乏道德法律的认识,唯利是图,这样的人很容易对社会造成不安定的因素,非盗即贼,此为不仁之人。

人人都不喜欢被当成不仁的人,更不喜欢那些恶贯满盈的人,然而如果对于这些人的态度和方式采取“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态度,终会使其作乱于社会,所以不能操之过急。要知道一个人从恶变为善,犹如青苗到成熟的稻谷,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心血,若是责之太过,责之太急,稍不慎,必然会反受其乱。小则自己会遭遇污辱。大则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给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更无法达到化民成徳的目的。

厌恶贫穷,嫉恶如仇太过,容易造成祸乱,即为恶。自己虽不作乱,但如果以极其严厉的手段或者态度去对待为恶之人,也容易产生祸乱。虽然前者为恶,后者为善,但结果是相同的,即同为恶。就像一个突然浑身沾满污泥的人,想一下子跳入深水企图快速的脱离污泥,有可能会造成溺水。

【按语】

一、儒家最讲中庸之道,凡是要有度,无论厌恶贫穷的态度,还是厌恶恶人的态度,都需要以徳来调解,一旦过度,都可能会惹祸上身,害己害人。

 二、贫者,人之所恶也,然恶之愈疾,则内外难安。恶者,人之所恶也,责之过甚,则不利于恶人之向善,亦不利于社会之和谐。老子曰:“水至清则无鱼”,善人嫉恶虽与贫者疾贫不同与道,然过甚则生乱之理同也。学者不可不慎之!

厌贫太甚祸乱生

嫉恶如仇断善根

众人行之需谨慎

中庸之道徳为本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若其人好勇,又疾贫,则易生乱。疾,恶义。若对不仁之人,疾恶之过甚,使无所容,亦易生乱。

《论语讲要》:好勇疾贫,就是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疾,是憎恶。之,指不仁之人。已甚,后注为太甚。太过分的意思。

《论语集注》:“《后汉书 郭泰传》注引郑注,不仁之人,当以风化之。若疾之甚,是益使为乱也。”

小人作乱,往往演为世间大祸。防祸之端,首须对待不仁之人不疾之太甚,进而长期以道德威化。促其自新。

《论语正义》:包曰:“疾恶太甚,亦使其为乱。”

正义曰:“‘好勇’者,逞血气之强,又不知安于义命,则放邪侈,无不为己,故为乱也。不仁之人,未有势位征禁之,而疾之已甚,或为所侮贼,亦致乱也。”

大戴礼曾子立事篇:“君子恶人之为不善,而弗疾也。”

郑注云:“不仁之人,当以风化之。若疾之甚,是益使为乱。”

《四书遇》:刺虎不毙,断蛇不死,其伤人愈多。君子之遇小人,政不可不慎。

《论语集注》:“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心致乱。二者之心,善恶虽殊,然其生乱则一也。”

《论语义疏》:繆协曰:“好勇则刚武,疾贫则多怨,以多怨之人习于武事,是使为乱也。”

郑康成曰:“夫不仁之人疾之太甚,是使之为乱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论语》简介:《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心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芳草:“好勇疾贫,乱也。”好勇本为正直,但是过于偏激就为鲁莽,一旦厌恶某人某事就容易发生乱象。“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儒家提倡仁者爱人,每人都会犯错或大错误,如果以鄙视,漫骂,指桑骂槐等行为对之,终会激怒对方,于人于己均不利。有德者去感之,无则平等视之,以培养自己的仁心。共勉!

止语:常言道:物极必反。凡事都讲究个“度”,度就是分寸。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