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93
《论语·泰伯篇 》8.9
【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孔子说:“教化民众,可使他们用以能近于道的方法,但未必让他们知道其中的意思。”
【评析】本章与上一章礼乐教化的意思相通,即教化民众要更加注重实践,化民成俗,而不必要求时时事事都首先讲明大道理后再去践行。另有人认为,对此句应作如下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是孔子倡行朴素民主政治的尝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样断句,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这样理解,使古人现代化了,也与《论语》一书所反映的孔子思想不符。
【学记】被误解的孔子
王鹏翔
这一章与上一章礼乐教化的意思相通。但在近代以后,人们将这句话当做了孔子愚民政策的一大罪状或者证据,成为后来打倒孔家店的理由之一。孔子是第一个办私塾教学的始办人,曾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怎么可能是愚民的人呢!现在学习其中的深意,感觉孔子实在是太冤枉了。理由有三
其一:夫子所说的“由之”即用之,使用的意思。就像一些化民成俗,寓教于乐的社会活动,到迄今为止,参与的民众未必就能知道这个政策是为了什么,他们只知道在参与的过程中,自己的思想提升了。比如在七八十年代,政府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对广大的农村开展了扫盲运动,对于识字,有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是为提高全民的素质。而那些参加扫盲班的人,只要教他们认字就可以了,也只有他们认识了,明白了一些道理,自然而然就知道政府办班的目的,感受到当政者的用心良苦,如果讲了一堆的道理,再让去学习,兴许他们还不愿花这个时间呢。
其二:夫子所传的是大道,子贡就曾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所以明了的人已经明了,不明了的人,即使给他讲上三天三夜的道理,他未必就能听懂,搞不好,他还会产生很多的分别心,去判断其中的好坏,从而投机取巧,不但对他没有益处,反而生出很多思想障碍。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弟子三千,有七十二人可以精通六艺,孔子就给他们讲授了很多更为深广的学问,而其他弟子,夫子还是继续以礼乐教化。
其三:无论是为政于民,还是教育学生,其初心和目的并非要完全传达的很清楚,只要平等施人,所授之学近道,并鼓励大家齐心协力,精进不懈的实践就可以了。对于国家战略即使是对大众讲的很清楚,未必能听的懂,高度不同。只有在其位,才能言其政。就好像给三年级的学生讲四年级的课程,他一定不会明白,只有把当下要学的东西让他学好,等到了四年级自然就会了。为政者,只要以徳化民即可。为教者,只要为教以仁即可。正所谓大道无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易系辞传》:“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学习此章,不禁想起一个于此有关的典故,特别的分享出来。
话说苏东坡从湖州刺史任上回到京城,一日去拜访王安石,正赶上王安石在睡午觉,家人就让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房里等候。
苏东坡颇感无聊,突然瞥见书桌上放着未干的笔墨,还有一首未写完的“咏菊”诗。诗句云:“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觉得可笑:菊花开在深秋,最能耐久,至死并不落瓣,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他于是诗兴大发,提笔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正在这时,王安石过来书房相见,二人交谈一番后,苏东坡就离开了。苏东坡走后,王安石见书稿被人续完,便猜到一定是东坡所续。他知道苏东坡才高八斗,但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恃才无忌,决定好好教训他一番。
到了次日早朝,王安石上奏皇帝,将苏东坡外放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苏东坡到了黄州,一日秋风过后,苏东坡拉上好友陈季常一起去后院观赏菊花,来到后院一看,苏东坡登时目瞪口呆:满地铺满金菊花片,哪里是他印象中的不落瓣的菊花?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同样是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的区分,而这黄州菊花是落瓣的。王安石通过让苏东坡亲身去体验,见到了落瓣的菊花,虽手法有点残酷,但亦是从由到知的一个典故。
【按语】
一、夫子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人没有到达那个程度,去说过于高深的道理,于人于己都只是在浪费时间,只有让他躬身去实践,用心去施行,到了机缘成熟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夫子在此说“不可”不是不可以说,而是时间未到。
犹如一个企业,最好的管理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知道高层的最终决策,而是他们能竭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只要好好工作,团队自然就兴盛,这就是甘愿做螺丝钉的精神。正如一个战士不可能知道整个战争的战略部署,他只要顽强战斗向前冲就可以了,这便是各司其职。等到有一天从基层上升到高层的时候,很多核心的思想自然就知道。
人的教化亦复如是,只要脚踏实地,等到了那个境地,自然就一切都明白了,这个时候就算没有人去告诉他,他自己已经完全领会了。
别人明白的事情,你给他说了也没有用,别人不明白的,给他说了,他未必就能懂。这是受众的层次不同,方法不同的问题。并非什么愚民思想。夫子云:“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夫子是不怕被人误解的,只是后世必须明白圣人的用意。
二、孟子曰:“人皆可为尧舜,人性皆善,非复性无以为教。”人性本善,非用不能入道,未入道前,多言无益,入道以后,言又何益?大道之行,本无言可言,无语可语,悠悠然,惟行能近,道在日用,故以日用礼乐教以行之,待瓜熟蒂落时,自然知之!何须多言哉?
大道本无言
如人知冷暖
非语能言全
心诚自显现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中庸》曰:“百姓日用而不知。”皆于此章义相发。民性皆善,故可使由。民性不皆明,在智在中人以后者。故有不可知者。由之而不知,自然而深入,终有可知。
《论语讲要》:《礼记·中庸篇》引孔子曰“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虽有其位,苟无其徳,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徳,苟无其位,亦不敢礼乐焉。”
礼乐虽是六艺中的两种艺术,但与道德仁息息相通。施于政治,可致国泰民安。施于教育,可使受教之人学为君子贤人,以至为圣人。
大通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不能以言语说使人知,但可使人先行而后知,虽知,亦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仍无法对他人说。
《论语恒解》:孟子曰:“人皆可为尧舜,人性皆善,非复性无以为教。”知之不真则行之不力,以自具之性,行率之行,而必择人而能,是必在上者非圣人而后可也。”
《论语正义》:由,用也。可使用不可使知者,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
《孟子尽心篇》:“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终也。”
《易系辞传》:“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四书遇》:孔北海曰:“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心,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弃瓦中,出则离矣!”此虽狂言,亦足夺理。
《论语集注》:程子曰:“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木也,岂圣人之心乎?”
《论语义疏》:张凭曰:“为政以德,则各得其性,天下日用而不知,故曰‘可使由之。’若为政以刑,则防民之为奸,民知有防而为奸弥巧,故曰‘不可使知之。’言为政当以徳,民由之而已,不可用刑,民知其术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甘肃庄浪人。受祖辈影响,热爱传统文化,从小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在广州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坚持每日写一篇札记文章,至今已写了400余篇。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陈丽萍:君子不失人亦不失言。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芳草:夫子曾说“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明白自己,只怕不明白别人。作为有教无类的圣人,被后世人解读为“愚民”有点断章取义。听其言观其行,了知一个人的境界应以看其行,否则曲解人意就不太好了。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