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小学>通俗解义》187 第五卷 善行(16)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小学>通俗解义》187

第五卷 善行(16

秦敬修◎编著  秦治◎整理

善行16

原文海虞令何子平(1),母丧去官,哀毁逾礼(2),每哭踊顿绝方苏(3),属大明末(4),东土饥荒(5),继以师旅(6),八年不得营葬(7),昼夜号哭,常如袒括之日(8),冬不衣絮,夏不就清凉,一日以米数合为粥,不进盐菜,所居屋败,不蔽风日。兄子伯兴欲为葺理(9),子平不肯,曰:我情事未申(10),天地一罪人耳,屋何宜覆。蔡兴宗为会稽太守(11),甚加矜赏(12),为营冢zhǒnɡ圹kuànɡ(13)。

【注解】

(1)海虞:县名,在江苏省常熟市。令:县长。何子平:南朝宋会稽(浙江绍兴)人。

(2)哀毁逾礼:哀痛毁伤超过礼制。

(3)顿绝:痛哭气绝。苏:苏醒。

(4)属:归属;适逢。大明:南朝宋孝武年号。

(5)东土:会稽。

(6)师旅:古军法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这里指战争。

(7)营:谋划;料理。

(8)袒:露臂。括:束发(指服丧)。丧礼:小殓乃袒、括发。亲死时男子去冠及上服,被发徒跣,至二日小殓,乃袒而露臂,以麻绳撮髻,以布为头束。

(9)葺:修补。

(10)情事未申:谓母亲未葬。

(11)蔡兴宗:考城人,以刚方见称。

(12)矜:怜悯,悯其苦。赏:嘉尚,嘉其孝。

(13)冢圹:墓穴。

【译文】南朝宋海虞县令何子平,母丧丁忧去官,哀痛毁伤超过古礼,每次哭踊痛伤气绝而后苏醒。适逢大明末年,会稽饥荒乏食,又遇战争兵荒马乱,八年无财安葬母亲。子平昼夜号哭,经常像母亲才殁了一样,冬天不着棉衣,夏天不就清凉处,每天以米数合煮粥为食,不食盐菜。所居屋坏,遮不了风雨,兄子伯兴想给他修葺破漏,子平不许,喻侄说:“我母灵柩不能安葬,是天地间一个罪人,房屋怎么能庇覆我这个罪人呢?”蔡兴宗做会稽太守,(对子平的孝心)极加矜怜赏识,替子平经营葬母坟墓,让子平得申葬母的情事。

朱子简介(中):朱熹(1130—1200),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子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子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焕章阁待制、侍讲(皇帝的老师和顾问)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审编发布:秦荣光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