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86 “礼”的妙用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86

《论语·泰伯篇 8.2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释】

(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就能效仿而兴起仁的风气;在上位者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评析】“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学记】“礼”的妙用

王鹏翔

恭、谨、勇、直全是人的美德,如果没有礼作为平衡和节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扰。譬如一个人表现的很恭敬,但如果缺少礼义的约束,就会显得特别劳烦,这种恭敬既不能体现出端庄的仪态,又不能让人感到真诚的存在,反而让人觉得一副劳苦不安,唯唯诺诺的样子。

“慎而无礼则葸(xǐ)”,“葸”畏惧过度。谨慎的人如果缺少礼义的平衡,就会显出一副畏惧怯忧的神态,小心翼翼,想前进而没有依靠,后退又怕生事,将谨慎的美德禁锢在一个自我设限的环境下停止不前,乃至于失去了活力。

“勇而无礼则乱”,“乱”就是犯上作乱,毫无章法。俗语说“胆大妄为”,一个勇敢的人处事总是随心所欲的,什么事情都不怕。如果缺少礼的约束,不但会四处惹是生非,违法乱纪,若是在古代,搞不好,还会制造出杀生犯上的祸乱。

“直而无礼则绞”。“绞”就像绳子,相互交织,越来越紧,最后就容易断,也有急切的意思。直言不讳,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根本不会顾忌对方的感受,一不小心,一句话可能就把别人给伤害了,多少人以一句“我是为你好”而不顾一切的用自己的“善良”刺激着他人的伤口。或者得罪了别人还以为自有道理,给自己招来祸乱,也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交往。

礼就像是一座桥梁,将人性最原始、最真挚的情感变成了最美的言行,将野蛮变成了文明,夫子重礼,更重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接着夫子又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这里的君子是对有权位的人而言,一村一乡的主官都是其包涵的范围所在,儒家思想注重宗族邻里之间的关系,一个地方的主官,如果能以身作则,友爱亲属,作出榜样,其他人也会随之效仿,渐渐成为一种互敬互爱的良好社会风气,仁道就能慢慢兴起。在上位的领导,若能不忘记旧朋友,同学,其他人也会受到启发,不会对他人轻薄,从户与户的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会得到很好的改善。所以夫子最后说“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不偷,就是不轻薄的意思。

从以礼来修正人的真性情,再到上位者以身作则教化民风,皆是夫子重仁重礼的真实体现。

【按语】

一、 恭、谨、勇、直等都是发自于真性情,是儒家最为称道的优良品质。然而如果失去礼的平衡约束,这些善的品质有可能成为恶的行为,不容忽视。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只有通过礼乐的教化,才能让性情与文明接轨,和仁道连接,从而进徳修业,实现人对社会的价值。

 二、礼之于人也,皆在于立人立己,若无礼之存在,便无文明之繁衍。恭、谨、勇、直皆率性之真也,礼若存,人我之福也,礼若不存,人我之祸也,必于时至而人之不能立也。

恭谨勇直性之真

礼若不存一场空

君以其身亲其亲

民必效仿仁能兴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劳,劳扰不安义。葸,畏惧。乱,犯上。绞,急切。恭慎勇直皆美行,然无礼以为之节文,则仅见其失。

此君子指在上者。度,厚义。兴,起义。在上者厚于其亲,民闻其风,亦将兴于仁。

遗,忘弃。偷,薄义。在上者不忘弃其故旧,则民德自归于厚。

《论语正义》:葸,畏惧之貌。言慎而不以礼节之,则常畏惧。

恭、慎、勇、直,皆德行之美,然无礼犹不可行。曲礼所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又云:“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仲尼燕居云:“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与此言劳,葸,乱义近。注:葸,畏惧之貌。

广雅释言:“葸,慎也。”王氏念孙疏证:“大戴礼曾子立事云:‘人言善而色葸焉,近于不说其言。’”荀子议兵篇:“諰諰(xǐ)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

包曰:“兴,起也。君能厚于亲属,不遗忘其故旧,行之美者,则民皆化之,起为仁厚之行,不偷薄。”

旧说此与上文不相属。宜别为一章。“故旧”者,故之为言古也,旧之为言久也。周官大宗伯:“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注云:“王之故旧朋友,为世子是共在学者。”

君子,指在位者,故注以“君”言之。

毛诗伐木序云:“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是言民化于上也。缁衣云:“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齐语云:“政不旅旧,则民不偷。”

《四书遇》:上言无礼不可行,而礼必有所自始。始于何所?始于厚也。笃亲节是君子敦厚,即是君子崇礼。

《论语集注》:无礼则无节文,故有四者之弊。张子曰:“人道知所先后,则恭不劳,慎不葸,勇不乱,直不绞,民化而德厚矣。”吴氏曰:“君子以下当自为一章,乃曾子之言也。”愚按:此一节与上文相蒙而与首篇慎终追远之意相类,吴说近是。

《论语义疏》:夫行恭逊,必宜得礼,则若恭恭而无礼,则逊在床下,所以身为自劳苦也。葸,畏惧过甚也。若无礼则畏惧之甚,于是不行也。勇而有礼,内则擎跪于庙堂之上,处则捍难于坛场之所。若勇而无礼,则为杀害之乱也。若不得礼,封面讥刺他人之非,必致怨恨也。

人君若于亲属笃厚,则民下化之,皆竟兴走仁徳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此篇其实在讲“礼”的重要性,即使具有恭.谨.勇.直的美德,在行为中没有“礼”的规范和约束,究竟是不完美,甚至是危险的。妙用“礼”,不过不失才能恰到好处。

芳草:恭谨勇直是构建为人的基本品质,也是立世的根本,不恭不谨不勇不直就成了迈上成功的绊脚石。但儒家讲中庸,凡事过度为偏倚,这里的根本以礼来平衡约束,否则就被弄得无所适从,适得其反。有子曰: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为了和谐而和谐,而放弃了礼的原则和尺度也是不行的。可见礼的妙用,只有在生活中慢慢体验,才能感受到儒家所说的仁爱境界。

青青河边草:央央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始终离不开一个“礼”字,贯穿始终。尤其孔子时期,克己服礼是孔子提昌和推行的。正可谓礼仪之邦,今天的我们理应学习和传承祖先的文明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延续下去,更要发扬光大。此为吾辈需尽全力为之矣!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