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小学>通俗解义》157
第五卷 嘉言(66 <上>)
秦敬修◎编著 秦治◎整理
嘉言66
【原文】伊川先生曰:“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1),孔子曰:‘非礼勿视(2),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乎外,所以养其中也。颜渊事斯语(4),所以进于聖人(5),后之学聖人者,宜服膺yīng而勿失也(6)。因箴zhēn以自警(7)。”
【注解】此程子四箴之序,承上文而为修身为仁之方。
(1)克:战胜。己:自己的私心杂念。复:恢复。礼:天理的节文,人事的仪则。克己复礼:战胜自己的私心私欲,恢复性分的天理。目:条件。
(2)勿:禁止之辞。
(3)视听言动:身之用,由心而出。非礼勿视听言动,所以制外而养心。
(4)事:从事。
(5)进:进步、几及之意。
(6)服:著。膺:胸腔。服膺: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间,言能守也。
(7)箴:一种文体,以告戒规劝为主要内容。
【译文】伊川先生说:“颜渊问克己复礼的条目,孔子说:‘非礼的事物不要看,非礼的言论不要听,非礼的话不要说,非礼的意念事为不要动。’这四者,是此身用以应事接物,由心支配四者以应外,制止非礼于外以养其心。颜渊遵从夫子的这个话,所以进于聖人之域。后之学聖人的人,应该奉持夫子之言而著之心胸之中,不要失掉,因作四箴以自警戒。”
【原文】视箴曰: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译文】伊川先生视箴说:“人心本来是虚灵的,泛应事物,无有形迹可见。操存此心有要术,视就是准则,如果看了非礼的事物,蒙蔽了性灵,天良就被迁变了。控制于外,不让目视非礼,以安内心,克胜己私,恢复礼法,久而久之,自然无妄而诚矣。”
朱子简介(中):朱熹(1130—1200),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子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子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焕章阁待制、侍讲(皇帝的老师和顾问)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审编发布:秦荣光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