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56
《论语·述而篇 》7.9
【原文】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每当参加丧礼,或者邻居有人去世,他都不能饱食。心情哀戚,不奏唱歌乐。
【学记】孔子的哀戚
王鹏翔
这是孔门弟子对夫子平时言行的记录。夫子在种种场合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举止,并非要人仿效,或者做给谁看,完全是真情的流露。只有有心、有识的学生才能得其真谛。
的确,好的老师需要好的学生,此并非老师喜欢听赞美的话,亦非好老师遇到好学生才教,而是好学生更能领略老师的真意,古语云:“名师出高徒”,若无高徒又何以彰显名师之道行呢?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假设师父夜晚睡觉能发光,在旁边照顾师父的弟子睡着了,他就无法将师父的这一个生命现象记录下来,这需要有心。或者他即使没有睡觉,但他无法用肉眼看到这一现象,也是无法记录下来的,这需要有识。老师对学生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言传,言语所传,以解惑为尚。其二为身教,行为示范,以身作则,以行释言,此为教育最高形式。譬如此章,如果不是有心有识的学生,夫子的言行便无法流传至今了。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弟子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每当夫子参加完丧礼,或者每逢邻居家有丧事,就无法饱食,神情哀戚。这些失去亲人的人,可能是夫子相熟的人,也可能是夫子熟人的朋友。夫子感知他们痛失亲人的哀伤,感知生命的脆弱,所以食难下咽。此为同己之心,看到别人失去亲人便会联想到自己的亲人,只是这种心情普通人一瞬间就过去了。读此章可知圣人的同己之心是恒久的,以至于在吃饭的时候仍有深深的哀戚之情。这是对生命的缅怀,对痛失亲友的同情,更是仁爱之心的显发。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如果说上述圣人的种种举动只是外在表现,那么这一句经文则是对夫子内心状态的直白。哀思不已泪自流,雅乐停兮心戚戚,邻居的亲人去世了,他看到了一个家庭痛失成员,悲从中来,以至于无法如平日一样演奏歌乐。想当年夫子被困匡地,面临生死之际依然琴瑟不息,高歌不止,何等坦然和洒脱。唯独见不得他人痛失亲人,唯独见不得他人伤心落泪。圣人柔软的心堪比春水,细腻如温润碧玉。而我们的心呢?究竟有多柔软?
【按语】丧者哀戚,夫子感知,不能饱食,难以下咽,此恻隐之心也。是日不歌,已然悲到深处,无心恋物,故不歌,亦缅怀之意也。
丧事哀戚戚
悲痛决千里
圣人同心慨
食旨不受兮
名家集义
钱穆曰:“本章见圣人之心,即见圣人之仁。”
刘宝楠曰:“丧者哀戚,饱食于其侧,是无恻隐之心。”
孙淮海曰:“丧侧不饱,以食旨不甘之心为心也。哭则不歌,以闻乐不乐之心为心也。”
谢氏曰:“学者于此二者,可见圣人情性之正也。能识圣人之情性,然后可以学道。”
礼云:“饥而废事,非礼也;饱而忘哀,亦非礼也。”
范宁曰:“是日,即吊赴之日也。礼:歌哭不同日也。故哭则不歌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珍妮:此章对孔子的描述可见弟子跟随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与“识”一丝不苟!!
小玉:体会到夫子是一个内心非常善良,柔软如水细腻如玉的性情中人!!
颜姐:“如见圣人之心,即见圣人之仁。”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