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14 脊梁的源头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14

《论语·公冶长第五5·22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1)不念旧恶,怨是用希(2)。”

【注释】

(1)伯夷、叔齐: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2)希:同稀。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过去他人(对自己)所作的恶事,所以内心没有怨恨。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主要称赞的是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既反对周武王,又反对殷纣王,但为了维护君臣之礼,他还是阻拦武王伐纣,最后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孔子则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旧怨的角度,对他们加以称赞。孔子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学记】脊梁的源头

王鹏翔

《史记》将伯夷、叔齐排列在列传之首,表明了二人在华夏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后世的学人亦给予了他们很高的评价。

据记载,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儿子。孤竹君想立叔齐为继承人,但是等孤竹君去世以后,叔齐却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

当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去投奔!等到了之后西伯昌已经去世,武王继位,讨伐殷纣,并把他父亲的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造反自己的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掉伯夷、叔齐,幸好被太公吕尚阻挡,并赞叹说:“这是有节义的人啊。”待武王平定商纣暴乱之后,天下都归顺了周朝。

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坚持原则,隐居在首阳山上,至死不吃周朝的粮食,以野菜充饥。临终赋诗一首: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意为:“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薇菜。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唉呀,只有一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

从历史记载来看,伯夷、叔齐不念旧恶,这个恶应当和夫子“既往不咎”有相同之意。过去的已经过去,即使灰暗,即使充满怨恨,依然不会影响对古圣先贤的推崇和仰慕,依然不会放弃效仿他们的决心,以恢复自我的仁性。近代以来的学者对于伯夷、叔齐的言行褒贬不一,但在这两千多年来的一代代忠烈之士的身上,随处可见伯夷、叔齐的身影,正是中华民族有了这样的两位道德楷模的出现,才铸就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铮铮铁骨。韩愈、文天祥、史可法无一不是忠于国家,抗击侵略的典范。如果非得说伯夷、叔齐有怨的话,这种“怨”也是因为社会伦理的塌陷所引起的不良效应所造成。如果人人都能如他们那样忠于仁义道德,这个社会将不会出现拐卖孩子、搞传销、毒奶粉等诸多事件的发生。人与人相互谦让,相互信任,忠诚尊重,官民和谐该有多好!若能如此又有何怨?

读此章可知,圣人担忧道德之徳失,凡人担忧利益得失。人性同时具备了圣人和凡人的本质,只要在生活日用中时时训练,滴水可以穿石,禀气可以剔除,仁性总能恢复。

【按语】伯夷、叔齐,以仁为志,不图虚利,饿于首阳,终不弃信,若有怨何必如此。昔日之恶,当以史为鉴,当为后世做典范,此当无怨无悔矣!

圣德若尧舜

言行效伯夷

以史当作鉴

无怨首阳山

名家集义

钱穆曰:“此恶字即怨字,旧恶即夙怨。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又称其不立于恶人之子于世。殆少可其意者。然二子能不念旧恶,所谓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其心清明无滞碍,故虽少所可,而亦无所怨。”

《大戴礼卫将军文子篇》云:“孔子曰:‘不克不忌,不念旧恶,盖伯夷,叔齐之行也。’”

刑疏云:“不念旧时之恶而欲报复,故希为人所怨恨也。”

惟有夙怨而相忘,而不之念,因之恩怨俱泯,故‘怨是用希。’

程子曰:“不念旧恶,此谓者之量。”又曰:“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

皇侃曰:“此美夷,齐之徳也。人若録于故憾,则怨恨更多,唯夷,齐豁然忘怀。若人有犯己,己不怨録之,所以与人怨少也。”

方外史曰:“如明镜照物,妍媸皆现,而不留陈影。此与不迁怒同一功夫。”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论语》简介:《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心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小雨点从古至今华夏文明,到处可见“仁”德的影子,如金子般熠熠闪光,鼓舞后人前赴后继!!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