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小学>通俗解义》105 第四卷 稽古(36 - 38)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小学>通俗解义》105

第四卷 稽古(36 - 38

秦敬修◎编著  秦治◎整理

章、实敬身

稽古36

原文孟子曰:伯夷(1),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

【注解】(1)伯夷:名允,商末孤竹国(今河北卢龙西一带)人,末期孤竹国第七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子姓,是契的后代。

【译文】孟子说:“伯夷,目不视非礼的容色,耳不听非礼的声音。”

稽古37

原文子游为武城宰(1)。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2)。行不由径(3),非公事(4),未尝至於偃之室也。”

【注解】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宰:县令。

(2)澹台灭明:孔子弟子,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

(3)径:小而捷的路。

(4)公事:如饮射读法之类。

【译文】 子游任武城县令,孔子说:“你得到有品行的人了吗?”回答说:“我的下属澹台灭明,走路不走小道捷径,没有公事,就不到我的公寓里来。”

稽古38

原文高柴自見孔子(1),足不履影(2),启蛰不杀(3),方长不折(4)。卫辄之难,出而门闭。或曰,此有径(5)。子羔曰,吾闻之,君子不径。曰,此有窦(6)。子羔曰,吾闻之,君子不窦。有间,使者至,门启而出。

【注解】

(1)高柴:齐国人。东周春秋时期齐文公十八世孙,字子羔,又称高子皋,孔子学生。高柴在鲁、卫两国先后四次为官,鲁哀公十五年,卫国政变,高柴急忙逃离卫国。他以尊老孝亲著称,任卫国狱吏时,不徇私舞弊,按法规办事,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之心,受到孔子的称赞、民众的赞扬。高柴曾游学兰陵,教授弟子,传播仲尼之道。

(2)不履影:不敢履孔子的影子,敬到极至。

(3)启蛰:禽兽怀胎、产卵期。

(4)长:草木发生。折:毀折。

(5)径:小路,这里指缺口。

(6)窦:出水孔。

【译文】高柴自从跟随孔子学习以后,言行敬慎,不踩孔子的身影,不杀哺乳、怀胎、产卵时期的禽兽,不毁折初生发长的草木。卫辄拒父内乱时,子羔出逃,适逢城门关闭,守城的门役劝子羔从城墙的缺口出去,子羔说:“我听夫子说‘君子不逾缺’。”门役又劝他从出水孔逃出,子羔说:“我听夫子说‘君子不钻孔’。”过了一会儿,使者到了,城门开启而出(躲过了追兵)。

《<小学>通俗解义》简介:本书是对朱子《小学》书的精准注译和评述,一是提纲挈领,为践行正确人生点亮指针;二是讲明为人,做事、修己、治人的方法和准则;三是使人学明白爱亲、敬长、隆师、亲友、孝悌、忠信的道理。明白了学行善道的准则,并由此道路而行其所当行,为其所当为,成长为品性高尚,才德优秀,能担当社会责任的有用人才;成长为社会精英,自立而立人,为万世开太平。

审编发布:秦荣光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