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71 富贵和贫贱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71

《论语·里仁第四4·5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利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学记】富贵和贫贱

王鹏翔

这一章,古人的注解一般会分成两段来解释。前一段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是财富,贵是权力。富贵是人的欲望,孔子承认并接受人们追求富贵的欲望,但如何才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这是需要思考和权衡的。古人们在过去只有以考取功名这种方式取得通向富贵的道路,每个人都把这条路看得特别重要,所以在这条道路上,就会有人作奸犯科,行贿受贿不择手段。尽管这几千年来,圣贤们以不同的方式在告诫,规劝,但收效并不明显。依然还有人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去追求自己的荣华富贵。贫和贱,是人人都讨厌的,所以每个人都想摆脱,甚至不愿意和贫贱的人成为朋友。君子们以行善为乐,本来可以获得富贵的,事实上有些行善的人还是很贫贱的,但他们不会因此而丧失对仁道的追求和向往,比如像颜回贫穷到箪水瓢饮了还依然自乐。想到这里,觉得人类的文化的确很有意思,一帮人在不停地去造作,还有一帮人在不停地劝说,试图将造作的那些人重新拉回来!

在当下这个时代里,法律越来越健全,人们获取财富的方式也越来越公平了,但还是有人愿意钻法律的空子,寻找一夜暴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机会!就像我们常常骂别人是贪官,骂贪官没有人性,但若真让自己走上权力的中心时,是否也会成为贪官呢?我们常常骂别人为富不仁,自甘堕落,但当自己也拥有很多财富的时候,是不是依然可以保持清醒,做一个富而好礼的人呢?这些真的都是很难说的。

只有真正有仁徳的人才会时刻不离仁心,无论贫困,富贵,急难险重,都不会失去仁心。他必然会作出最合乎道义的选择。

【感悟】:古人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是非常值得人们借鉴的,但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提升一下,变成“一念恶心,深以为耻”那样就更好了。

【注释】:仰慕富贵而不念仁心,故不以其道而得富贵,此凡夫之志也。君子于此则不能,故不处也。贫贱乃人人之所恶,君子重仁心,轻贫贱、富贵,必于此不去仁也。不去仁心,乃念念不去也。非贫贱、富贵、急遽、困苦所能替之。

富贵人人爱

贫贱家家晦

君子念仁在

贫贱不能摧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君子所处惟仁,若求得富贵,去贫贱,斯将为不仁之人矣。

君子人则处,不仁则去,若离于仁,恶乎成君子之名?

《论语》最重言仁。然仁者人心,得自天赋,自然有之。故非求仁之难,择仁安仁而不去之为难。慕富贵,厌贫贱。处常境而疏忽,遭变故而摇移。人之不仁,非由于难得之乃由于轻去之。惟君子能处一切境而不去仁,在一切时而不安于仁,故谓之君子。

《论语讲要》:作善是得富贵之道,如果作善而得贫贱,即是贫贱不以其道得之。君子深知,时代有否有泰。在否闭之时,虽然履遗,而反得贫贱,亦可违而去之,假使去之,必如其所行之道。故君子宁守其道,而不去贫贱。

孙奇逢《四书近指》说:“人初生是只有此身。原来贫贱,非有所失也。至富贵则有所得矣。无失无所得,有得有所失,故均一非道。富贵不可处,以其外来。贫贱不可去,以其所从来。孔子乐在其中,颜子不改其乐,全是重此看的分明,故不为欲恶所来乘。”

君子即然不可去仁,则须经常保持仁心,虽在一食之间,亦不得去仁。造次必于是,急遽时,其心亦必在仁。颠沛必于是,在偃仆之际,即是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其心亦必在仁。此为君子须臾不可离仁之义。

《论语正义》:若于不以其道之富贵则不处,不以其道之贫贱则不去;斯惟仁者能之。盖仁者好恶,有节于内,故于富贵则审处只,于贫贱则安守之。

诗曰:“既醉以酒,既饱以徳”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顾人之膏梁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繍也。

荀子性恶篇: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

谢氏墉校注:“此言仁之所在,虽贫穷甘之,仁之所亡,虽富贵去之。”

曾子制言云:昔者,舜匹夫也,土地之厚,则得而有之;人徒之众,则得而使之。舜唯以得之也。是故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死于沟浍之间,其仁成名于天下。

《论语集注》: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富贵而安贫贱也如此。若贫富而厌贫贱,则是自离其仁,而无君子之实矣。何所成其名乎?

盖君子之不去乎仁如此,不但富贵,贫贱取舍之间而已也。言君子为仁,自富贵、贫贱、取舍之间,以至于终食、造次、颠沛之顷,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也。然取舍之分明,然后存养之功密;存养之功密,则其取舍之分益明矣。

《论语点睛》:若处非道之富贵,去非道之贫贱,便是去仁,便不名为君子,若要真正成个君子,名实相称,须是“终食之间”不违,“造次颠沛”不违。

《论语义疏》:富贵财多,贵者位高。乏财曰贫,无位曰贱。贱则为人所欺陵,贫则身困冻馁,此二事者,为人所憎恶。

今若有道而身反贫贱,此是不以其道而得也。虽非我道而招此贫贱,而亦安之若命,不可除去我正道更作非理邀之。

孔安国曰:“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也。”

仁既不可去,故虽复饮食之间,亦必心无违离于仁也。言虽复身有急遽之时,亦必心存于仁也。

马融曰:“造次、急遽也。颠沛、僵仆也。虽急遽、僵仆、不违于仁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黎静:只有真正有仁徳的人才会时刻不离仁心,无论贫困,富贵,急难险重,都不会失去仁心。他必然会作出最合乎道义的选择。

止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安贫乐道”,“舍身取义”,这几乎可以道尽君子对物资生活的态度,突然想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精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何等的悲壮,又是何等的让人对有为之士肃然起敬!祈愿所有正义之士幸福安康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