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64 我不希望圣人降临人间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64

《论语·八佾24

【原文】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

【注释】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评析】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学记】我不希望圣人降临人间

王鹏翔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在初次相见时,就发生了改变的历史典故有很多孔子在第一次见过老子之后,就对老子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但孔子并没有透露他和老子之间到底谈了些什么,也许什么都没有谈,也许只是几句话他们相见时间并不长,但从孔子出来之后的言辞可以感觉到他们之间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这种交流有可能解决了夫子心中的一些疑惑,或者夫子在会见时领略到了老子的深邃思想。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也见过很多行为极其奇怪的人。这一章的仪封人就算是其中之一,历史上没有留下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具体的来历,但他确实曾在孔子处于最艰难、最灰暗的时候出现过。当他听说孔子来到他所在的地域后,就特别急切地想见一下孔子,这说明,孔子在那个时候已经被很多人所熟悉和了解。他在见孔子时,最先见到的是夫子的弟子。为了能得到他们的引见,便做了一番自我引荐,这次引荐所采用的文辞也特别有意思。体现了他的诙谐和练达。他说:“君子至于斯也,我未尝不得见也。”言外之意就是“凡是君子到了我的这个地方,我都要向他们请教和学习,我要见他们,因为他们是君子,所以一般也都会见我。如果你们不让我见你们的老师,那只能说明你们的老师并不是君子,更谈不上是什么圣人了!”这样一说,基本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样高明的请见方式,就足以说明他的不平凡。

仪封人在与孔子相见后,首先对引见他的人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意思就是:你们何必忧虑呢?说明在他初次要求引见时,这些弟子心情不太好,一个个忧心忡忡的样子,被仪封人发现了,并且心里明白这几个学生为什么而忧患。紧接着,他就像当年孔子赞叹老子一样的对夫子进行了赞叹,赞叹中首先说明了他对当下春秋诸国的情况非常熟悉。那个时候,各国的政策都不一样,如果是一个区域的国策不好,他就不会用到“天下”这样的字眼,而当时信息并不发达,一个人想要知道得更多,就得靠别人来描述。如此看来,这个人的确见过很多有才学的人。至于他在见到夫子之后谈了什么,并没有记录,也没有告诉大家。但通过这次相见,他发现了孔子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可见仪封人的眼光独到,不然谁会对一个落魄的人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呢?所以他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天下已经乱了很久了,乱得一点道德都没有了,在这样极乱的情况下,上天派孔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即将成为人间的警钟,唤醒这些已经沉睡了很久的人们!仪封人对充满忧患的时代,对落魄的孔子都充满了信心,与其说这是仪封人对孔子的赞叹,还不如说是他对未来的预见。

莫名地喜欢仪封人,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任何时代,人性的贪婪里总是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很少有人能以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去判断一个人的将来。

【感悟】:有时候,特别渴望能见上孔子一面,当面听听他老人家的教诲。但当孔子这样的圣人真正出现的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天下无道,才会出圣人!国家大乱的时候才会出现像岳飞那样忠诚的人!我崇拜圣人,也仰慕像岳飞那样的英雄,但不希望他们真的再一次出现!希望天下永远有道,国家和谐,希望每个人都做自己的圣人!

【注释】:吾不知仪封人乃何方人也,其之见解足以揭露事物发展之规律,亦对未来充满信心,此实乃夫子之千古知己也。《易》告之曰:“否极尔后泰来。”天下之无道之极致也,始有天降圣人于世。

道将末于世

始有圣人出

夫子万古灯

照亮后来人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甘肃庄浪人。受祖辈影响,热爱传统文化,从小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在广州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坚持每日写一篇札记文章,至今已写了400余篇。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仪,卫邑。封人,掌封疆之官。孔子过其地,故请见。

二三,仪封人呼孔子弟子而语之。铎,大铃。古者天子发布政教,先振木铎以警众。今天下之无道,天意似欲以夫子为木铎,使其宣扬大道于天下,故使不安于位,出外周游。

《论语讲要》:仪封人,是仪地之官。此人或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人,故未记载其姓名。他来见孔子,怕孔子的弟子不肯引见,故说,凡是有道德的君子道我仪地,我未尝不得与之相见。

从者,是指随从孔子的弟子。

二三子,是封人称呼孔子的诸弟子。封人见过孔子,孔子在鲁国辞了官位,周游列国,宣传圣人之道,无人能用,好像天之将丧斯文。封人认为,圣人之道不会丧亡。故说:“何必忧患。无道己久,上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即由孔子以先王之道来施于天下。”

《论语恒解》:请见而自述生平,知夫子不苟见也,一见而即知夫子上系天心,其徳亦几圣也,木铎之用不一非止。

夫子首开儒之统,乃天意也,封人一见圣徳,知天为天下而生圣人,即屈于当时道必不能终晦。故曰:“二三之何患于丧乎”言一时之失位不足忧,千古之大道,赖此人非谓其得位,方为木铎也。

《论语正义》:孔曰:“语诸弟子言何患于夫子圣徳之将丧亡耶,天下之无道已久矣,极衰必盛。木铎,施政教时所振也。言天将命孔子制作法度,以号令于天下。”

封人尽知夫子终无所遇,而将以言重教,故以“不铎”为喻。法言云:“天之道不在仲尼?仲尼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论语集注》:言乱极当治,天必将使夫子得位设教,不久失位也。封人一见夫子而遽以是称之,其所得于观感之间者深矣。

或曰:“木铎所以狥于道路,言天使夫子失位,周流四方以行其教,如木铎之狥于道路。”

《论语点睛》:终身定评,千古知己,夫子真万古“木铎”也。

《论语义疏》:包曰:“从者,是弟子随孔子行者也,通使得见者也。二三字,汝何所患于孔子圣道亡失乎?必不亡失也。当今天下乱离无道已久,久乱必应复兴,兴之所寄,政当在孔子圣徳丧亡也。夫高唱独发,而无虑于当时,列国君莫救乎聋盲,所以临文永慨者也。然玄风远被,文雅流泳,千载之下,若瞻仪形。其人已远,木铎未载,乃知封人之谈信于今矣。”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仪封人慧眼识人,他的言行反衬出孔子的伟大。圣人就是圣人,即使落魂,人性的魅力照样熠熠生辉,永受世人敬仰!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