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55 孔子好学的热情究竟有多高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55

《论语·八佾15

【原文】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1)太庙:君主的祖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2)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因孔子父叔梁纥尝为鄹邑大夫,孔子生于此。

【译文】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评析】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学记】孔子好学的热情究竟有多高

王鹏翔

读这一章的时候,需要慢慢地用心去感受,这里真实地记录了一个青春年少而又鲜活的孔子形象。这是在孔子年轻的时候经历的一件事情,孔子自幼就喜欢研究礼乐仪式,为了精通,他经常进行一些模拟演练。正是在夫子这样对礼乐孜孜不倦的钻研下,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当时的鲁国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这是他第一次被邀请到太庙里做助祭,对孔子来说难得的机会,倍感珍惜,他对这里进行的关于祭礼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礼器都充满了无限的崇敬和好奇。毕竟现实和模拟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孔子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年轻的孔子对礼的执着和热爱,超越了一切,夫子那种求知的欲望简直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眼里只有礼,因为他心里装着的也全都是礼。

同行的人看到出身相对比较寒微的孔子,心里既有嫉妒,也有蔑视,一些不太爱学习的人,看到好学的人,心情总是比较复杂的,简直就是羡慕嫉妒恨,五味杂陈。所以怎么看都不顺眼,于是就在背后说:“这个鄹人的儿子不是很懂礼的吗?没想到是个土包子,见到什么都要问。”甚至还有比这个更难听的。因为在古代,只称别人父亲的名字是严重的蔑视和极不尊重的表示。但在孔子看来,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闲言碎语,非常淡定,很和气地说:“这就是礼啊!”他完全沉静在当时太庙里所见的一切,喜悦和收获溢于言表。

可爱而好学的夫子,一如学霸般的忘我,让人敬佩!

【感悟】:对于真正好学的人来说,他人的评论似风而过,不会留下任何的痕迹。学无止境,时不等人。

【注释】:夫子一生尊周礼,为此孜孜不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自得其乐。焉有心与人作无谓之争辩也!

好学孔夫子

不厌习祭事

不知为不知

美名传万世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甘肃庄浪人。受祖辈影响,热爱传统文化,从小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在广州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坚持每日写一篇札记文章,至今已写了400余篇。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时孔子当在青春年,始仕于鲁,得入太庙助祭。

孔子父叔梁纥尝为鄹邑大夫,孔子生于此。鄹人之子,不仅指其少年,亦轻视之辞。

有人知其非礼,不欲明斥之,乃伪若不知,问适所歌者何诗。孔子入太庙而每事问,事正类此。此乃一种委婉而又极深刻之讽刺与抗议。

论语讲要》:孔子入周公庙,见庙里的事物,如礼器等,皆问之。此人说:“谁说鄹人纥之子知礼乎。他入太庙,每事都要问人。”孔子闻或人之言,便说,此问即是礼。

孔子入太庙,参观演礼。则有学习或传承之意,每事皆可以问,此问即是礼,故曰:“是礼也。”

《论语恒解》:太庙本公羊六代礼乐备焉,子入而一一详究真细心谨慎处,或人鄙见以问为不知礼,不知知而犹问者,恐义更有其精也。不知而必问,乃穷理之要功也。

《论语正义》:时人多言孔子知礼,或人以为知礼者不当复问。孔曰:“虽知之,当复问,慎之至也。鲁祭太庙,用四代礼乐,多不经见,故夫子每事问之,以示审慎。”

《论语集注》:孔子言是礼者,敬慎之至,乃所以为礼也。尹氏曰:“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其为敬莫大于此。谓之不知礼者,岂是以知孔子哉?”

《论语点睛》:方外史曰:“不知便问,是孔子直心道场处,若云虽知亦问者,谬矣。”

《论语义疏》:孔子闻或人讥己多问,故释之也。所以云“是礼”者,宗庙事重,不可轻脱,愈知愈问,是敬慎之礼也

孔安国曰:“虽知之,当复问,慎之至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甘肃庄浪人。受祖辈影响,热爱传统文化,从小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在广州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坚持每日写一篇札记文章,至今已写了400余篇。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问者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夫子的严谨好学被误认为是明知故问,故意卖弄,殊不知即使是圣人也有不明白或不甚明白之处,圣人之所以为圣,是因为更明白谦虚好学,学无止境的重要性。

青青河边草:虽知之,当复问。学无止境,当不厌。孔夫子的好学精神值得我们世人学习和世代相传下去!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