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52 若不真诚 礼有何用

来源:大字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52

《论语·八佾12

【原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评析】孔子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一章他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学记】若不真诚  礼有何用

王鹏翔

古人非常看重祭祀,但更重视在祭祀时有没有诚敬的心。然而诚敬的心一般又很难发出来。譬如有宗教信仰的人拜神或者拜佛,看着好像跪拜得很虔诚,但内心的那份恭敬之心到底有没有发出来呢?有时候真的很难把握的。孔子一般不太喜欢讲鬼神之类的事情,有人以这章为例,以证明孔子是承认有鬼神的,在此不做研究和讨论,因为这章的重点是围绕“诚敬之心”加以阐述和发挥的,夫子想通过“祭如在”以说明礼的基本精神。如祭礼,更多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也有表达对天地恭敬的意思,如果不虔诚,那么祭礼又有何意义呢?如能在祭祀时,感念先人在世时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用心感受,就如在生前一般。保持一颗真心才是祭祀之礼的关键所在。

将此引申到人际交往的礼仪规矩中,更离不开一颗真心,如果内心没有那份虔敬和真诚,无论是何种礼,都会变得毫无意义。一个人内心真正虔诚,即使没有实质的礼仪性动作,也能让对方感觉到礼的存在。一个内心高傲的人,即使见到人就鞠躬磕头,也会让人觉得虚伪。对于这样的行为,孔子也是非常反对的。

就好比在举行祭礼时,由于工作繁忙,不能亲自前往而找人代替,虽然表面上是做到了,但实际上我们的诚敬之心没有发出来,这样的祭祀,还不如不祭换而言之,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礼到心不到,还不如不去做,所以夫子说:“吾不与祭,如不祭。”

【感悟】:真心可以超越语言的障碍,直达人心,最有力量。如果对人对事,缺乏真诚,表面的谦虚不过是虚伪而已,于礼毫不相干。

【注释】:夫礼之贵,贵在虔诚,若无虔诚之心,礼有何用?盖祭祀之礼,一如生前,事死如生,必诚敬谦卑,感念先人之音容笑貌,宛若犹在目前。以此之诚心,可通神明。如若不济,于人又有何诚心可言也哉?

祭鬼神必诚敬

事死者如事生

心不诚祭何用

用此心以待人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祭如在:祭祖先。古人必先认为有鬼神乃始有祭礼,但孔子平常并不认真讨论鬼神之有无,之临察是必诚必敬,若真有鬼神在前。

孔子虽重祭祀,然尤所重者,在致祭者临祭事之心情。故言苟非亲自临祭,纵摄祭者未亦能极其诚敬,而与我心终是阙然,故云祭如不祭,盖我心思慕敬畏之诚,既不能亲切表达,则虽有牲牢酒醴,香花管乐与乎摄祭之人,而终是失却祭之真意。

人心大同,不为古今而殊,可于孔子之言,弥见其亲切而有味。

《论语讲要》:无论祭鬼祭神,都要如在。祭鬼,一心想象祖先就在眼前。祭神,一心想象所祭的神就在眼前。这样竭诚的祭祀,就能感得鬼神来享。

《论语恒解》:至诚贯乎幽明,凡祭先人则如在,然不特先人也,即祭神亦如在。盖子孙祖父犹曰一气易孚也,神则较为疏远,不知圣人诚与天通,此心此理,造化同符神明者,造化之迹,平日一气相通,临诚敬感格,故亦如在。

《论语正义》:孔安国曰:“言事死如事生。”包曰:“孔子或出或病,而不亲祭,使摄者为之,不致肃敬其心,与不祭同。”

《春秋繁露祭义篇》:“祭之为言祭也与察也。祭然后能见不见。见不见之见者,然后知天命鬼神;知天命鬼神,然后明祭之意,明祭之意,乃能重祭事。‘吾不与祭,祭神如神在。’重祭事如事生,故圣人于鬼神也,畏之而不敢欺也,信之而不读任,事之而不专恃。恃其公,报有徳也,幸其不私与人福也

《中庸》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祭法云:“文王之祭也,事死者,如是生,称讳如见亲,如见之所爱。”又云:“进退必敬,如亲听命,则或使之也。”

 何注:“士有公事,不得及此四时祭者,则不敢美其衣服,盖思念亲之至也。故孔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故《论语注》云云。又祭统云:“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亲莅之,有故则使人可也。虽使人也。君不失其义者,君明其义故也。”

《论语集注》:程子曰:祭,祭先祖也。祭神,祭外神也。祭先主于孝,祭神主于敬。”愚谓此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意。

言已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故虽己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尝祭也。

范氏曰:“君子之祭,七日戒,三日斋,必见所祭者,诚之至也。是故郊则天神格,庙则人鬼享,皆由己以致之也,有其诚则有其神,无其诚则无其神,可不谨乎?吾不与祭如不祭,诚为实,礼为虚也

《论语点睛》:祭如不祭,谓无诚心之人,故夫子不许之。

《论语义疏》:人子奉亲,事死如事生,是如在。日思亲居处咲(同笑)语及所好乐嗜欲,事事如生存时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