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30 不行教化 罪莫大焉 (《论语·子路》13.30)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8-20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30

《论语·子路篇》13.30

【原文】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孔子说:“让未经教化的人去作战,等同于抛弃他们。

【评析】本章和上一章都讲了教百姓与上阵作战之间的关系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完全反对军事手段解决某些问题。只是他主张要善于教化和训练百姓,否则便是抛弃了他们。

【学记】不行教化 罪莫大焉

王鹏翔

什么是“不教之民”?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真正明白圣人的本意。

前一章说“善人教民七年”的教和此章之教,是同一个意思,夫子此说,意在告诫教化的重要性。为政者若是忽略了对民众的徳行教化,则民众不知孝悌,不懂忠信,缺乏人格上的养成,如此之民,于国于家,又有何用。如果突然遭遇他国侵略,谁又能有勇气为自己的国家奋勇上阵,保家卫国,必是人人自危,如决堤之蚁,东躲西藏,此是败亡的征兆。

作为执政者,不教化民众以德行天下,就是不顾民众死活的行为,等同于弃民。如果平时不对民众进行教化,战时却把他们直接送上战场,这等同于让他们白白去送死,这样的做法就是更大的弃民行为,也是最大的犯罪行为。通过仁徳的教化,作为一国之民,大则成圣成贤,小则爱家护国,只有这样的民众,才能举国上下亲如一家人,自然拧成一股绳,又有那个国家敢来侵犯呢?

【按语】为政者,重在教化,教者效也,上行下效,如此则能以一人之徳而成就一域一国之徳,若执政者不知春风化雨般行教化于民,民则无用,民风必坏,是为弃民。

为政不教民

举国无人用

如遇外敌侵

糟蹋人性命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以,用义。必教民以礼义,习之于战阵,所谓明耻教战,始可用。否则必有破败之祸,是犹弃其民。

《论语正义》:马曰:“言用不习之民,使之攻战,必破败,是谓弃之。”

谷梁僖二十三年传:“宋公兹父卒,兹父之不葬,何也?失民也。其失民何也?以其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也。为人君而弃其师,其民孰为君哉?”

孟子告子下:“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为之殃民。”

《四书遇》:“教”则可以即戎,“不教”是谓弃之。然则民之死于兵,非兵也,我也,言甚恺切。

《论语集注》:言用不教之民以战,必有败亡之祸,是弃其民也。

《论语义疏》:若不经教战而使之战,是谓弃掷民也。

江熙曰:“善人教民如斯,乃可即戎,况乎不及善人,而驰驱不习之民战,以肉馁虎,徒弃而已。”

琳公曰:“言徳教不及于民,而令就战,民无不死也,必致破败,故曰‘弃’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下):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愚昧落后是一个民族最大的灾难。不经教化,不明民族大义,没有家国情怀,若有来犯之敌,必定不战而败。

颜姐:“让未经教化的人去作战,等同于残害生命。”孔子所倡导的仁政和重教的观点,足以说明他不单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具有远大谋略的政治家!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