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29 不可轻视的文教 (《论语·子路》13.29)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29
《论语·子路篇》13.29
【原文】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孔子说:“善人执政,教化民众七年之久,也就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学记】不可轻视的文教
王鹏翔
七年是一个期限,吴嘉宾说:“七年,谓其久也。凡以数为约者,皆取诸奇,若一、若三、若七,若九。九者,数之究也。古人三载考绩,三考而后黜陟(音chù zhì。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皆中间(隔)一年而考,五年则再考,七年三考。故三年为初,七年为终。”夫子又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以可,三年有成。”,圣人主持政治,三年就能有成,善人则需要七年。
“即”者,“就”义。“戎”者,兵,也指战争。兵戎之事,在儒家思想里所占的份额并不多,夫子更说慎之“齐(斋)、战、疾”。但是不等于儒家就放弃了武力捍卫主权的方式,只是儒家向来提倡仁政,主张友爱,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争取以文化教育等温和的手段改变政治上的不足,化解与邻邦之间的矛盾。
善人在某个区域(或国家、或封地)执政七年,通过孝悌忠信,仁义智勇等文化对民众进行教化和持续影响,使得这个区域内的民众受了很好的人生启迪,德育素质普遍提高,人人忠孝,兄弟友爱,家与国自成一体,君民同徳,父子同心。在这样的一派欣欣气象里,如外敌入侵,民众为国为家,必然奋力勇战,举国可成草木皆兵之势,此徳教之功也。
如果为政者忽略了人性而只提倡某一个方面的功能,譬如只重视经济,或者军事,那么这个国家前景让人堪忧。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凡是为政者不兴文教而重武力者,不能长久。只有厚情于人情的民族才能经久不衰。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文教的伟大之处!
【按语】文教事业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也是一个集体走向兴盛的保证,只有将人性最为厚情的一面显发出来,才能有更强的凝聚力,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善人自厚情
执政能兴仁
若遇强敌侵
草木可成兵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民知亲其上,死其长,故可用之使就战阵。
《论语集注》:吴嘉宾说:“七年,谓其久也。凡以数为约者,皆取诸奇,若一、若三、若七,若九。九者,数之究也。古人三载考绩,三考而后黜陟,皆中间一年而考,五年则再考,七年三考。故三年为初,七年为终。”
《论语集注》:教民者,教之孝悌忠信之行,务农讲武之法。即,就也。戎,兵也。民知亲其上,死其长,故可以即戎。
《论语义疏》:江熙曰:“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以可,三年有成。’善人之教,不逮机理,倍于圣人,亦可有成。六年之外,民何用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芳草:儒家思想:治国、齐家、平天下。只是自古战争朝朝代代都有,我不犯人,不等于人没有侵犯之心,夫子先礼后宾,教人治世以礼,如有不遵礼而来侵犯,也不会坐以待毙。互勉。
止语:文化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确实重要!明理为先,勇而无谋也是一介莽夫。能以礼服人,干戈化玉帛是为上乘。
颜姐:孔子的论断,文可助武。兵戎之事,在儒家思想里所占的份额并不多,夫子更说慎之“齐、战、疾”。但是不等于儒家就放弃了武力捍卫主权的方式,只是儒家向来提倡仁政,主张友爱,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争取以文化教育等温和的手段改变政治上的不足,化解与邻邦之间的矛盾。
颜姐:说的好!"文教事业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也是一个集体走向兴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