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132 三代圣贤的德操与善政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3-08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132

孟子•离娄8.20

三代圣贤的德操与善政

【原文】孟子曰:“禹恶旨(1)而好善言。汤执中(2),立贤无方(3)。文王视民如伤(4),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5),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注释】

(1)旨酒:美酒。

(2)执中:走中间道路,不极端。

(3)无方:没有固定的模式。此处指选拔贤才时不拘一格。

(4)伤:受伤、伤病

(5)泄迩:轻慢懈怠身边的人轻慢、懈怠。迩近。

【译文】

孟子说:大禹厌恶美酒而喜欢听取善言。商汤处事中庸,不走极端,树立贤才不拘一格。周文王有恤民之心,看待下民总觉得像有伤病一样,而不敢以横役扰动他们,寻求着大道目标而总觉得好像未曾见到。周武王不轻慢懈怠身边的人,也不会忘记远方的人。周公在处理政务时,总是想着要尽力具备夏商周三代君主之长,以施行四种政事;如果有不符合之处,就仰头思考,夜以继日幸而想通了,就坐着等待天亮好去执行。

【读解】

本章中,孟子对夏、商、周开国的三位圣王和一位圣臣,分别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儒家一贯尊崇夏、商、周三代,认为三代产生中华民族最辉煌的德政文明,是一个先贤辈出的时代。儒学文化产生根源,正是传承了夏、商、周之三代的传统德政文明。孔夫子说自己求学志在“述而不作”主要是遵从夏、商、周三代而言,对三代的礼乐制度文明加以总结与复述,说明了孔夫子对三代至诚至尊。夏、商、周之三朝长达一千八百年之久历经几十代人生死交替之长久政治不变,就在于政权得民心,得民信,故此,儒家将夏、商、周尊称为先圣时代

旨酒而好善言这是孟子对夏禹王。提起大禹治水在外八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可谓是人人熟而能详要说他厌恶美酒喜欢善言,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孟子说给大禹送美酒佳肴他并不为之高兴,对他进谏善言他却很喜欢。这“好善言”中的“善”字并非是那种顺情说好话的阿语奉承,巧言令色。之所以叫做“善”言,是对施政治国有意义的敢犯上之忠言,是端正自己过错敢言正义之言,禹王认为这才是治病救人之言,是对自己道德修养有好处善言。

汤执中,立贤无方这是孟子称赞商汤王。提到“澡身浴”人人都知道这是汤王盘铭。商汤王在自已浴盆上铭刻有“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大学》)之铭文。铭文之意是汤王把道德修养比喻成洗澡,追求今天新,明天新,新了还要新,这是汤王为追求道德修善,无所不用其极的精神。“澡身浴德”人人皆知是汤王之美德,但是孟子却以“汤执中,立贤无方”来对他加以赞赏。

“汤执中”是指汤王施政治国遵中庸规则之行为,中庸道德是儒家最崇尚的施政之道。以中庸规则来看待事物应当立中位,不偏不倚,权衡利蔽,不以小失大,不以次误主,不因小节而失大局。“立贤无方”是孟子赞汤王选拔贤人能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破格提拔人才正因为汤王有日日新”的改革精神,才敢于打破陈规旧习以德才兼备取代贵族世袭传承的做官规度。商汤王拜伊尹为相,就是破格任人唯贤选拔人才的具体表现。伊尹出身一介农夫,由于他德才出类拔萃,汤王礼贤下士曾三次不耻下拜,成伊尹相汤王匡正天下之美誉。

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这是孟子对周文王的赞誉。提到“以不忍人之心,施不忍人之政”都知道这是周文王以仁治天下之道。正因为周文王以仁为本,所以,对待庶民百姓,总觉得他们像受伤了一样,从而用心体恤百姓。视民如伤”正是孟子赞周文王爱民如子仁慈之心望道而未之见”是说,周文王寻求着大道目标而好象未曾见到一样是指周文王不自满,不骄傲,追求到一个目标后,紧接着又追求下一个目标,并不停留在已取得的成绩上自夸正因如此,周文王居方圆百里弹丸之地,却能广得天下之民心。周文王获商朝疆域三分之二时,还称臣于无道的殷纣,因此得到了孔子的赞赏周文王的宅心仁厚有以忠事主,以强扶弱之德。

武王不泄迩,不忘远此言是孟子赞杨周武王武王伐纣建立了中华古代最文明的周朝。孟子称赞武王是他广爱于全天下,爱民不分亲疏与远近皆一视同仁。常言道:山高皇帝远说远离京都的边远地区,朝廷往往是鞭长莫照顾不到。周朝时代将边远地区称其谓夷狄之地,周武王对他们也不忘怀。正如《诗经》中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正是周天子对待天下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臣民作为当朝的土地与子民一样爱护。这契合了周武王“不泄迩,不忘远”的德政

周公是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这是孟子赞周公继往开来,兢兢业业为国为民任劳任怨的精神。周公遵德政传统文化,建立了最完善的德政礼制社会制度。孔子十分遵崇周公之道,他曾经说过“我已很久没梦见周公了”由此可鉴,孔子的梦想“克己复礼”就是为了恢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周公之礼。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分别称赞了夏、商、周三朝代的开元之君臣。这对我们了解三朝一千八百年之先圣之道,打开了一扇窗口。从而,使我们对古代传统德政文化有了清醒的认识与理解,令我们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德政文明感到自豪。

孟子简介(上):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审编发布:秦荣光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