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114 唯有仁德 永垂万世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114
离娄章句下
本篇仍然是短章居多,内容涉及政治、历史、教育和个人立身处世等诸多方面。全篇共33章。
《孟子•离娄下》8.1
唯有仁德 永垂万世
【原文】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1),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2),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3)。先圣后圣,其揆(4)一也。”
【注释】
(1)诸冯、负夏、鸣条:均为地名,目前尚未准确考证。诸冯,相传在今山东荷泽以南;负夏,大约在今山东滋阳以西;鸣条,可能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周围。
(2)岐周、毕郢:地名。岐周,指岐山下周的旧邑,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毕郢,在今陕西咸阳县东二十里。
(3)符节:符和节都是古代表示印信之物,一般是剖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无差,以代印信。
(4)揆:法则、法度。
【译文】
孟子说:“舜出生在诸冯,迁居到负夏,去世在鸣条,是东方边远地区的人。周文王出生在岐周,去世在毕郢,是西方边远地区的人。这两个地方相距,有一千多里地;时代的距离,相隔一千多年。而在中国实现他们的志向,就象有信物一样吻合,先代的圣人和后代的圣人,他们所尊崇的原则都是一样的。”
【读解】
本篇一开始,孟子首先就举了两个地区和年代相距都甚远的帝王,用以说明统治、管理和服务人民,其道理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民”。从舜到孟子所在的时代,已有近两千年,留传下来的无数古籍、传说都充分说明,残暴的君王是得不到人民拥护的。作为君主,只有奉行仁德,真切地爱民,以仁爱为本,以保民为本,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而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国家社稷才能得保长久。因此,爱民才是统治者的最佳行为方式。
舜是东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在空间上,两位圣人相距很远,“千有余里”;在时间上,他们相差“千有余岁”。舜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178年。文王生于公元前1152年,卒于公元前1056年。他们相差了一千多年。可以说,两位圣人在时空上都相距很远。孟子强调,他们虽然在时空上相距遥远,但他们治理天下的方法却几乎是相同的,其“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他们都推行仁政、善政,建立一种非常好的社会秩序。
“若合符节”,就是强调文王之道和舜之道是非常吻合的,具有非常高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里涉及符节的概念,笼统地说,这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调兵遣将或举行各种事务时需要的一种凭证。制作符节的材料可为金、铜、玉、角、竹等等。制作的方法一般是一分为二,将符节分开两半,以后做某件事情时则需要两半相吻合。比如征调兵将的兵符,便是朝廷留一半、将帅留另一半,需要调遣军队时,如果合上了,就说明传达的命令是可以执行的。严格来讲,“符”和“节”是有区别的。“符”的使用侧重于军事方面,“节”的使用则侧重于外交。
孟子接着说:“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揆”是指法度、准则,在这里相当于“道”。这句话是说,舜和文王这两位圣人,所奉行的道是完全一致的。孟子特别强调文明的连续性和良好的社会治理方式的一致性。孟子认为,在如何治理好国家,如何获得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幸福这一问题上,文王用的方法和舜用的方法几乎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以仁德来治理天下,所以在他们的统治时期,都出现了典型的文明盛世。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始终要牢记历史,借鉴历史。近代以来,我们对传统的否定非常激烈。我们认为古代中国的文明都是落后的、没用的,我们只能去学习西方现代的东西,包括他们的科技技术、经济发展模式、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等等,要完完全全按照西方的那一套来发展中国。其结果是走了很多弯路,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我们应该记取这些经验教训,学习经典,传承文明。把古圣先贤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创造性的运用于现代社会治理的实践中,以促进和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孟子简介(上):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审编发布:秦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