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113 怎样做才能称之为“大孝”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12-01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113

孟子•离娄上7.28

怎样做才能称之为“大孝”

【原文】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1)。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注释】

(1)瞽瞍厎豫:使瞍达到了高兴、愉快的心情。瞽(gǔ)叟,亦作“瞽叟”,舜的父亲;厎(zhǐ),致;豫,乐。

【译文】

孟子说:“整个天下人都很喜悦地要来归附自己。而能把整个天下人都很喜悦地归附自己这件事,看得如同草芥一般只有舜能够做到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不配做为一个人;不能顺父母,为一个儿子。舜尽心竭力侍奉父母,使父亲瞍达到了高兴、愉快的心情。由于舜使鼓瞍得到了快乐,从而使天下人受到了感化;鼓瞍得到了快乐,天下父子间的伦理规范也就由此确定了。这就叫做大孝。

【读解】

本章是全篇的结尾。而本紧扣的主题是立身处世之道,即人生大道的选择、行为准则的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问题。因为一个人只有走上正确的道路,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才能获得快乐。所以孟子在本章的总结中,举了舜视天下都归附草芥,而竭力使父亲鼓达到快乐的例子来说明,不论任何事情,都要选择最佳的行为方式。如果当时舜不如此做,而象夏桀、商纣王一样,得意忘形,恃才傲物,乃至沉溺于酒色财气之中,那天下人怎么会大悦呢?怎么会去归附他呢?舜又怎会得到圣人的美名呢?这就是本篇的结论!

这个结论个潜在的含意,那就是古代君王并没有想成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从而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是以人民的安居乐业为目的只要人民安居乐业了,统治者也就可以无为而治了。这也体现在了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14.14)这一论断里

舜之所以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是因为舜知道天下人民只要是幸福而快乐的,归附于谁都是一样的。而自己所要切实做到的,则是孝顺父母,使父母得到欢心舜使父亲瞽叟达到了高兴、愉快的心情,也为天下人树立起一个榜样,使来归附他的人从中学习到人与人之间、父与子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也正是舜的最佳行为方式。

同样,周文王周武王之所以得到天下人的爱戴与归附,究其原因,也是由于周朝的祖先以孝传家,以使父母欢心为本,进而世世代代都爱民如子,关心人民的疾苦,而不以周族人自身的利益为重。譬如,公刘的子孙在彬地(现彬州周围)生活,当遇到戎人来侵略袭扰时,古公亶父宁愿放弃故土,也不愿人民为了自己去牺牲。于是带领大伙儿迁到了周原(现扶风岐山一带)生活。周文王时代,周人壮大了起来。他礼贤下士,照顾贫老弱者,深得四方民心,周围的部落都赶来投奔。至武王伐纣时,殷商军民纷纷倒戈,甚至抱怨武王为什么不早点来解救自己。这是又一个孝亲爱民的最好例证。

在本章中,孟子重点强调的“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的观点,以及将“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这一行为称之为“大孝”,进一步表明了儒家对孝顺父母这一做人最基本原则的重视程度,以及捍卫“孝”这一行为准则的态度之坚决。“若不能使父母欢心,你就不配做人,若不能孝顺父母,你就不配做儿子。”这是多么的情真意切,又是多么的振聋发聩!为人子者当时刻反躬自问,我做到了吗?我究竟做得如何?同时,还要经常性的反问自己,我是否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是否掉进了物欲混流的漩涡而不能自拔?我是否做到了“孝顺父母,使父母欢心”,从而乐在其中?我是否如同圣人大舜那样做到了“大孝”?等等。

《孟子》简介:《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审编发布:秦荣光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