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91 发扬民主 天下归心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91
《孟子•离娄上》7.6
发扬民主天下归心
【原文】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注释】
(1)巨室:指很有影响力的卿大夫家族。
(2)沛:本义指水名,沛水。后指水流大,引申为盛大流行、充盛、旺盛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治理政事并不难,只要不得罪那些贤明的、有影响力的卿大夫家族就可以了。因为他们所敬慕的,一个国家的人都会跟着敬慕;一国之人所敬慕的,全天下的人都会跟着敬慕。由此道德教化就会象大雨遍布神州一样浩浩荡荡地溢满四海了。”
【读解】
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包括朝廷和各诸候国的政治,实际上是贵族共和制。其政治体制,纵的方面是君位世袭,横的方面则有氏族集团共治。这些世臣大家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巨室,势力很大,常拥有废立国君的力量和权力。但春秋末年以后,由于诸侯争霸,开始推行法家政治,采取各种变法手段,无限度扩张君主的权力,实行恐怖霸道的统治,对旧贵族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地位予以严重打压,贵族共治的优良遗习逐渐消亡。
孟子之言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的,希望当时执政者在推行政策、措施时尊重贵族大家的意见,发扬"民主作风",不要独裁独断,霸道专制。因为相对于新兴贵族和法家人物,旧贵族有恒产有恒心,有善政德教的遗习,往往得到一国民众的信从悦服。"不得罪于巨室",就是不得罪于民众百姓。可见孟子此言,体现了他对当时专制淫威下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与他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
“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由此可见,巨室作为世臣大家,他们不仅对当时君主的执政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同时,对全天下的普罗大众也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而作为君主,要以仁政德治使这些世臣大家心悦诚服,进而影响带动全天下的人推行道德教化,而绝不可滥用职权,以极限施压的方式得罪于他们。正如朱熹所说的:“盖巨室之心,难以力服,而国人素所取信;今既悦服,则国人皆服,而吾德教之所施,可以无远而不至矣。”
“不得罪于巨室”,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不得罪于政党和大众民意。说明民主政治的运作,沟通意见是很重要的,而绝不是向土豪劣绅恶霸低头。孟子所要推行的仁政,就是仁心即天心,用现在西方文化的话来讲,就是民意代表了上帝的意志,这就点出了仁政对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意义。
孟子简介(下):孟子早年受业于子思(孔伋,孔子之孙)之门人。他对孔子尊崇备极,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与孔子一样,孟子一生也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随从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
审编发布:秦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