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90 家国情怀 从我做起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90
《孟子•离娄上》7.5
家国情怀 从我做起
【原文】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译文】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语,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读解】
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的内涵很丰富,可以作为疆土、国家、世界、政权、百姓等多种概念。而对于夏商周三代而言,“天下”主要指华夏这一地域范围内的大一统王朝。在那时,“天子是上天任命的共主”这一观念已经盛行,人们认为,帝王因"受天命而立",所以被称为上天之子,即天子。那么,天子所统治下的疆土就自然被称为“天下”。
孟子认为,天下是由各个诸侯国组成的,因此天下的根本在于诸侯国;各诸侯国是由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许多家庭构成的,因此诸侯国的根本在于家庭;而家庭又是由每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所组成的,因此家庭的根本在于个人。孟子在家与天下的关系上强调二者的一致性,《孟子·离娄上》还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己—家—国—天下”四位一体。《礼记·大学》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在儒家的社会和谐模式中,“齐家”是“治国”和“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家,既是己的依托和归属,又是天下之根本。家齐了,国也就治了,社会也就和谐了,天下也就太平了。因此,家庭的和谐稳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爱家”与“爱国”的一体性。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广为传颂的诗句,都体现出浓厚的家国情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都离不开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家为根本,而家庭的根本又在于每个人自身。齐家在于修身,修身是齐家的前提。南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曾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只有每个人先做到修身立德,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树立起道德标杆,通过自身示范来带动家人效仿,从而形成良好家庭风尚,这是“齐家”的要点所在,也是“修身”之于“齐家”的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一定要时时事事从自身做起,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只有努力做好自己,才能表率带动家人;只有身修,才能家齐、国治而天下平。
孟子简介(上):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审编发布:秦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