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83 不食人间烟火的陈仲子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83
《孟子•滕文公下》6.10<1>
不食人间烟火的陈仲子
【原文】匡章(1)曰:“陈仲子(2)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3),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4)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5)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6)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7)之所筑与?抑亦盗跖(8)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路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注释】
(1)匡章:齐国名将,其言行见于《战国策·齐策、燕策》和《吕氏春秋·不屈、爱类》。
(2)陈仲子:齐国人,又称田仲、陈仲、於(wū)陵仲子等。
(3)於陵:地名,在今山东长山县南,距临淄约二百里。
(4)螬(cáo):即蛴螬,俗称“地蚕”、“大蚕”,是金龟子的幼虫。
(5)将:拿.龋
(6)巨擘( bò ):大拇指,引申为在某一方面杰出的人或事物。
(7)伯夷:商末孤竹国人,因与胞弟叔齐互让王位而双双出逃,奔往西方,在周地部落中养老。后周武王讨伐殷纣王,伯夷、叔齐不满武王身为藩属讨伐君主,加上自己世为商臣,力谏。武王不听,不久周灭商朝。伯夷叔齐隐居求志,不与武周为伍,谢绝周武王的封赏和高官厚禄。至此,夷齐兄弟”采薇而食“,直至饿死首阳山。被后世人推崇为具有爱国守志、清正廉明、仁义礼让、孝感天地等高尚品行的典范。
(8)盗跖:柳下跖,春秋时有名的大盗,柳下惠的兄弟。
【译文】
匡章说:“陈仲子难道不是一个真正廉洁的人吗?住在於陵这个地方,三天没有吃东西,耳朵没有了听觉,眼睛没有了视觉。井上有个李子,金龟子已经吃掉了一大半,他爬过去,拿过来吃,吞了三口,耳朵才恢复了听觉,眼睛才恢复了视觉。”
孟子说:“在齐国人中间,我一定把仲子看成大拇指。但是,他怎么能叫做廉洁?要推广仲子的操守,那只有把人变成蚯蚓之后能办到。蚯蚓,在地面上吃干土,在地面下喝泉水。可仲子所住的房屋,是像伯夷那样廉洁的人所建筑的呢?还是像盗跖那样的强盗所建筑的呢?他所吃的粮食,是像伯夷那样廉洁的人所种植的呢?还是像盗路那样的强盗所种植的呢?这个还是不知道啊。”
【读解】
这一章可以当作讽刺文学来读。讲的是酸腐书生陈仲子曲解廉洁,自走极端,远离尘世,不食人间烟火的故事。
陈仲子本名陈定,字子终,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隐士。因见其兄食禄万锺,以为不义,故避兄离母,又先后坚辞不受齐国大夫、楚国国相等职,先迁居於陵,后隐居长白山中,终日为人灌园,以示“不入污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最终饥饿而死。由此,陈仲子曾一度被人们认为是齐国著名的“廉士”。
齐国名将匡章却对陈仲子的所作所为产生了疑虑,于是向孟子请教。他首先举了个陈仲子“食李活命”的例子:陈仲子家里有的是财富,但他觉得这些财富都是他哥哥当官挣来的,是不义之财。于是,跑到於陵这个地方。有一次,因为穷的没饭吃,饿了三天,饿得耳朵都听不见声音了,眼睛也看不见物体了。在这个时候,他摸到了井边有李子树上掉下来的李子,不过这个李子已经被金龟子吃了一大半。他把这小半个李子吃了,吞了三口,才恢复了听觉与视觉。匡章觉得,陈仲子能这样做,应该够廉洁了吧!
孟子却认为陈仲子的这种做法并不能算作廉洁,尤其是不能提倡、推广他的这种作为。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太过分了,是一种走极端的行为。孟子认为,现在这个齐国的士,贪婪享受荣华富贵的多,有不义之财的人也多,陈仲子能不同流合污,就凭这点,他可以把陈仲子看成大拇指。但紧接着,孟子则尖刻地讽刺说,要做到像陈仲子那样的“廉洁”,除非把人先变成蚯蚓,只吃泥土,喝地下水,这才能够做到彻底“廉洁”。而真正要用这种“廉”的标准来衡量,就是陈仲子本人也没能做到呀。比如说,他住的房屋,还不知道是哪个不廉洁的人甚至强盗一样的人建筑起来的呢;他所吃的粮食,还不知道是哪个不廉洁的人甚至强盗一样的人种植出来的呢。
凡事都有度,超越了正常的人的行事范畴走极端的人,不仅不值得肯定,而且也是最可笑的人。陈仲子的如此做法简直是偏激至极,是既迂腐而又顽旻不化。如果廉洁就要饿死,那还能算是什么廉洁呢?你可以瞧不上家里的人的财富,但是你不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你得有能力去改变现状,而不是偏激的不吃饭,跑了,饿死。要有真本事,就应该按照自己正确的想法去自食其力,并做出榜样,纠正社会风气。而不是因怀疑一切而远离尘世,落得个最终被饿死的下场。
《孟子》简介:《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审编发布:秦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