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80 春秋大义 功垂千秋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80
《孟子•滕文公下》6.9(3)
【原文】“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1)作,臣弑(2)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注释】
(1)有:通“又”。
(2)弑:臣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君。~父。
【译文】
“周朝末期,社会混乱正道衰微,淫邪的学说和暴虐的行为又随之兴起,臣子杀君主的事有之,儿子杀父亲的事也有之。孔子为之忧惧,便著述了《春秋》。《春秋》所记载的是天子的事,所以孔子说:‘将使世人了解我的恐怕也只有《春秋》了,将使世人责怪我的恐怕也只有《春秋》了。’
【读解】
本节讲的是孔子作《春秋》之事。孟子围绕“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讲述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邪说暴行,此起彼伏的状况。其中,上节讲“邪说暴行”,是说商纣时期暴君拆老百姓的房子,抢老百姓的农田。本节讲“邪说暴行”,是说春秋时期出现了有大臣杀掉自己的君主,有儿子杀掉自己的父亲这类事件。对于“邪说暴行”,《孟子》的上、下两个段落用不同的言辞来表达。这种表达技巧,值得我们好好揣摩。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特别担心。孔子是知识分子,他怎么让这份担心落实为一个历史的事业,怎么让这份担心跟整个历史发展的大脉络联系起来呢?“孔子惧,作《春秋》。”这句话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是不同凡响的。《春秋》是什么意思呢?“《春秋》,天子之事也。”古代,士人是不能写历史的。士人写历史,写正史,那是犯罪!清朝有很多文字狱,有人写《明史》,掉了脑袋。写《春秋》这类历史,那是天子的事,是官方行为。如果私人去写,是要掉脑袋的。本来是天子之事,但孔子为什么会去写呢?
按照儒家思想,“王”有两种类型:一种王是实实在在的王,比如梁惠王、齐宣王;还有一种王是素王,有其德而无其位。他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但他的道德没有落实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上,这种王就叫作素王。孔子在后人的心中,既是至圣,也是素王。只有他能替天行道、代天行道,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孔子当时是不敢这么讲的,他只能含蓄地去说。“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意思是说:后世知道我的人,恐怕要靠这部《春秋》了;后世批评我的人,恐怕也要靠这部《春秋》了。
《春秋》以鲁国为中心,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一共记载了242年的历史,中间经过12个诸侯。孔子在逝世的那一年,已经把《春秋》的历史写到了他逝世前的两年或者三年。按照这种理解,我们可以说《春秋》是孔子一生的写作事业,或者说是其著书事业当中最后一项伟大的工程。
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太史公(司马迁)说:“我听董生说:‘周王室衰废时,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陷害他,大夫拥护他。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政治主张无法实行,便把自己的褒贬是非寄寓在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记载中,作为天下的准则,贬抑天子,斥责诸侯,声讨大夫,无非是为王道通达而已。’孔子说:‘我与其空洞的说教,不如把意图表现在叙事中那么深刻明确。’”
《春秋》向上阐明三王治道,向下辨别人事准则,分清嫌疑,判明是非,论定犹豫不决之事,褒善惩恶,尊重贤能,鄙薄不肖,保存留亡国家事迹,续写断绝了的王国世系,补救其敝病,振兴废弛之业,这是王道的精髓。因此,《春秋》是一部功垂千秋的力作巨著。
《孟子》简介:《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审编发布:秦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