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60 持之以恒方能学有所得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6-25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60

孟子文公上》5.4<1>

持之以恒方能学有所得

【原文】有为神农之言(1)者许行(2),自楚之,踵(3)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4)。”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5)。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6),负耒耜(7)而自宋之,日:“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注释】

(1)神农之言:神农氏的学说。神农是上古的人物,常与伏氏、燧人氏一道被称为“三皇”。神农氏主要的功绩是教人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叫“神农”。

(2)许行:农家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详。

(3)踵(zhǒng):至,到。

(4)廛chán):住房。氓:移民。

(5)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穿粗麻衣,靠编草鞋,织草席谋生。衣(yi),动词,穿;褐(he),粗麻短衣;屦(ju),草鞋。

(6)陈良:楚国的儒士。陈相、陈辛:都是陈良的学生。

(7)耒耜lěi sì):古代一种耕地用的农具,即原始的犁。也用作农具的统称。

【译文】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进见滕文公说:“我这个从远方来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希望得到一所住处,成为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处。许地的门徒有几十个人,都穿着粗麻衣服,靠打草鞋织席子谋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也进见滕文公说: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那么,您也是圣人了,我们都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抛弃了自己以前所学的东西而改学许行的学说。

【读解】

本章所述件的起因,是由儒者改变立场转学农家开始的而其中心议题,则是围绕陈相向孟子转述许行“君民并耕”的治国主张展开的。因全章内容较多,为减轻读者学习负担,将全章内容分为六个小节予以解读。本章可与《论语•樊迟请学稼》章(见【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05《论语•子路 13•4)互读。

本小节首先讲述事件的背景。滕国是一个小国,各方面的实力都相对较弱。但滕文公即位后,由于崇尚孟子的学说,在国内施行仁政,使滕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民众生活安定、社会和谐,其美名不胫而走,吸引了不少心怀理想的人前来滕国,大家均想到滕国一展抱负。

其中,有个叫许行楚国人也慕名来到了滕国。他奉行神农氏学说,应该是一个农业方面的专家许行登门拜访滕文公,跟文公说听闻您在滕国施行仁政,就从远方的楚国投奔,希望有一户住所落脚,好当滕国的百姓。在北方,陈良是有名的儒者陈相、陈辛两兄弟,开始的时候拜陈良为师学习儒学。但现在兄弟俩也背着农具,从宋国滕国。

当陈相在滕国遇见许行之后,大为欢喜,原来学儒学的这两个人,自认为今天遇见一个更厉害的人了,于是尽弃陈良所教的儒学转向农家许行学习。

陈相兄弟的这种做法,和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列子很相似。列子原来壶子为师,后来遇见季咸,搞巫术的,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有点特异功能的列子觉得季咸好厉害,因为季咸可以看出人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了不起于是就想拜他为师回来后跟他的老师壶子讲季咸有多么多么的厉害。

可是我们要注意了,“ 学习”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必须深入,最忌朝三暮四。回到陈相、陈辛这里,看似转益多师,实际是虎头蛇尾 患得患失。

至于本章接下来讲到的,陈相笃信许行之言,认为滕君虽贤,但名不副实,因为他并没有和民众一起下地干活,一起烧火做饭。当陈相对孟子讲述这一疑虑并寻求答案时,孟子是如何开导他的,请继续阅读接下来几小节的内容。

孟子简介(上):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审编发布:秦荣光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http://www.plwch.com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