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19 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2-03-16

【每日一修】孟子注译读解019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2.9

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

【原文】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①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④,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注释

①工师:管理各种工匠的官员。

zhuó砍、削。

③璞玉:未雕琢加工过的玉。

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

译文
孟子谒见齐宣王,说:大王您要建造大房巨屋,就一定要派工师去寻求大木料,工师得到大木料,大王高兴,认为这个工师是称职的。一旦工匠把木料砍削小了,大王您就会发怒,以为这个木匠是不称职的。这实际上就如同一个人从小学到了一种本领,长大了想运用它,大王说:‘暂且舍去你所学的,听我的吩咐去做’,那会怎么样呢?

又譬如现在这里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即使价值很昂贵,也必定要叫玉人来雕琢加工。至于治理国家,您若还在说:‘暂且舍去你所学的,听我的吩咐去做。’那跟要玉匠按照您的吩咐去雕刻玉石有什么区别呢?

【读解】

孟子针对齐宣王不能用贤图治的弊病,借用两个比喻来告诫齐宣王应该依靠专家,让他们学以致用,而不要依着自己的好恶爱憎,不要依着自己的个性来治理国家。

第一个比喻是木材的利用问题,大木料有大木料的用处,但建造房屋,不能都用大木料工匠根据修建房屋的需要,将大木料改制成小木料来利用,是因为修建房屋也需要小木料。大小配合,才能有一幢完整的房屋。治理国家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大臣有大臣的用处,小吏有小吏的用处,而齐宣王却说:“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就是要抹杀每个人的个性和自幼所学的东西,就是否认贤才治理国家的才能。究其实,齐宣王本人又能懂得多少呢?工、农、兵、学、商、农、林、牧、副、渔,让他管理什么呢?

孟子的第二个比喻是说,雕琢璞玉需要专家,如果玉匠按照您的吩咐去雕琢璞玉,那么很可能这块非常昂贵的玉石也就没有价值了。这就是说,专家在治理国家时,有他的一套办法,如果事事都要按照某个人的旨意和好恶爱憎来办理,那就象外行冒充玉匠雕琢玉石一样了。既然知道雕琢玉石需要请玉匠,同理,治理国家就需要贤才。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一旦掌了权,说话有人听了,就会忘乎所以,到处视察,到处指手划脚,恨不得所有人都听自己的话,都按自己的意愿办事。这种情景不但古代有,现代更有,而且是愈演愈烈。尤其在中下层官员和很多企业中,往往形成了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而这种人往往很快就倒台了。

由此可见,任用人才,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的经验和本领,放手让他们去做。要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适宜的工作,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纵观中国历史,知人善任的例子比比皆是。

管仲任齐国的国相三个月,他与齐桓公一起评论百官。管仲说:“升降揖让有礼,进退有节,言词刚柔有度,我不如隰(xí)朋。请封他为外交官。”齐桓公说:“可以。” 管仲说:“开发荒地,建立城邑,使人口增加,粮食增产,这方面我不如宁戚。请封他为负责农业的大司田。”齐桓公说:“可以。” 管仲说:“在战场上使战车不乱,战士不退,鼓声一响,而三军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封他为掌管军事的大司马。”齐桓公说:“可以。” 管仲说:“断案公平,不杀无辜之人,不放过有罪之人,这方面我不如宾胥(x)无。请封他为负责刑狱法律的大司理。”齐桓公说:“可以。”管仲说:“敢于冒犯君主,忠言进谏而不怕死,又不贪图富贵,我不如东郭牙。请封他为负责进谏的大谏。”齐桓公说:“可以。那么你说这五个人都比你强,那你还有什么用呢?”

管仲看了看齐桓公,说:“这五个人,我一个也比不上,但是用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来换我管仲,我都不予的。您要想治国强兵,有这五个人就足够了;您要是想成就霸王之业,仅靠这五个人是不行的,必须要靠我管仲。”齐桓公听了,连连拍手说道:“说得好!说得好!您真是知人善任的国相啊!”

汉高祖刘邦也曾谦虚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 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 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 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而唐太宗最大的优势就是则能让二人尽其所长。

 无论是管仲,还是刘邦,或是唐太宗,他们的治国和用人原则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给人才最匹配的位置,为人才提供一个能充分让其挥发他才能的良好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就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老子认为,善于做各种事情的人,都是因为摸清了事务的基本规律,所以能事半功倍。圣人根据这个道理,善于待人接物,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孟子》简介:《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审编发布:秦荣光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