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16 千年明灯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16
《论语·卫灵公篇》15.41
【原文】“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2)师之道也。”
【注释】
(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
(2)相:帮助。
【译文】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阶沿,孔子说:“这是台阶。”走近席位,孔子说:“这是席位。”等所有的人都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孔子又告诉师冕说:“某某人在这边,某某人在那边。”师冕出去后,子张问道:“您刚才和师冕的这番对话也是道吗?”孔子说:“对啊!这便是帮助瞽“gǔ”者的道啊!”
【学记】千年明灯
王鹏翔
“师冕”的师是乐师的称谓,冕是他的名字。古代的乐官一般由盲人担任。
由于师冕是盲人,夫子对他的照顾甚是细微,当遇到台阶的时候,夫子就会温和地告之“这个是台阶。”到了席位的时候,又会告知:“这是席位。”等大家都入座以后,夫子又会轻声向他介绍:“某某人在这边,某某人在那边。”极为恭敬详细,好让师冕对参加的人员有一个了解,可能其中有一些是师冕熟悉的朋友。
细心的子张将夫子的这一举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待师冕离开以后,就去向夫子请教:“与师言之道与?”意思是说您刚才和师冕的这番对话也是道吗?夫子回复说:“然;固相师之道也。”对啊!这便是帮助瞽者的道啊!“道”字在此可理解为方式、方法。
古人的注释里说师冕当时去见孔子,但从“皆坐”二字来看,其时当有很多人参加,属于聚会之类的活动。从夫子对待师冕这位盲人朋友的态度上可见夫子对待弱势群体的恭敬、周到的待客之道,甚是感人。
从夫子对待师冕的方式,足以让人展开思考,我等应该这样理解圣人本意,不了知天地之理、没有真正的仁爱之心,又何曾不是睁眼的盲人呢?这涓涓圣言又何曾不是圣人对我等的扶助和启迪呢?
【按语】夫子以亲身之行,亲证之言,从生活最细微处循循善诱于吾等。不知仁之盲者,于千年万年也终是朽木。涓涓细语,润心于无声,若我等再不以修德为根本,以求道心,当以何颜面面对圣言!深思之!
师冕为盲瞽
夫子伴其途
圣人圣贤路
后当以徳固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师冕,乐师,名冕。古乐师皆瞽者。
古书称某,或是讳不敢名,或是失其名。此乃通言之,云某人,记者略其名不一一详举也。
相,助义。古者瞽必有相。孔子与师冕言,其辞语从容,诚意恳至,使人于二千五百载之下犹可想慕,在孔子则谓相师之道固应如此而已。然其至诚恳恻之情,则正以见圣人之徳养。
《论语恒解》:天下无一非道,惟圣人反身而诚,则从心不逾矩,道以圣人之身而显矣,师冕自有其相,夫子仁心发现,自然诚以告之,委曲详尽,子张随侍体验知其为与师言之道。
《论语正义》:孔曰:“师,乐人,盲者,名冕。”
孔曰:“历告以坐中人姓字所在处。”
赵氏佑温故禄:“礼,迎客于门,每门闭让;降等之客,则于门内。此师冕见,当先有坐客,则第俟诸階,故纪从階始。”案:赵说是也。但师冕来见,必亦有扶工者,入门之后,当立堂下,故此及階、及席,夫子若为扶工者,一一韶告之。又告以某某在斯者,今师冕知之,得与为礼也。
郑注云:“相,扶也。”“扶”、“导”义同。
《四书遇》:圣人之道无显微,无外内,由洒扫应对进退而上达天道,本末一以贯之。一部《论语》只凭地看。
王龙溪曰:“一部《论语》为未悟者说法,所谓相师之道也,故曰‘及阶’,‘及席’,‘某在斯,某在斯’,一一指向他说。若为明眼人说,即成剩话。”
《论语集注》:尹氏曰:“圣人处己为人,其心一致,无不尽其诚故也。有志于学者,求圣人之心,于斯亦可见矣。”
范氏曰:“圣人不侮鳏寡,不虐无告,可见于此。推之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矣。”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行住坐卧皆是道,细微末节见道行。
芳草:一切圣贤道深德厚,皆从细节处积累出来,佛陀尝不舍为弟子穿针补衣之徳。一个善意的眼神、亲切的微笑、轻微的扶助比任何豪言壮语更有力量和说服力。
颜姐:“圣人不侮鳏寡,不虐无告,可见于此。推之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矣。”夫子一言一行,都是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