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14 相互商讨的前提条件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14
《论语·卫灵公篇》15.39
【原文】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讨。”
【学记】相互商讨的前提条件
王鹏翔
上一章说教育的对象没有类别,此章则说道路不同,无法相互商讨。上一章在说教育,此章则是在说学习。学习之路对于儒家、对于每一个想要实现圆满人格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论语》开篇便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处之“朋友”就是志同道合的人,若是志不同,道不合,就不能称为朋友,更无法与之商讨,探讨学业,实现互补。对于修学的道路,人生的规划,各人有各人的选择和认知,譬如旅游,有人喜欢徒步在乡间小道上,有人喜欢疾驰于宽敞的大马路上,若是疾驰于大马路的人和徒步于乡间小道的人讨论各自的认知,因为他们彼此之间的所见不同,选择不同,所想也会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彼此道路同等,志向同等,认知同等,相互探讨起来才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交流的效率和效果也会大大提高。从这一章可以看出,夫子是很讲学习效率的人。
我们常常把“道不同,不相为谋”当成了排除异己,远离异己的“免死招牌”。但是,学此章,重点在“道”的选择上,以此实现共“谋”而非“疏”,更不在“排”。无论别人选择了何种道路,是善还是恶,都应该给予宽容和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从心理上真正地接受,只有接受了,才能给对方以关爱,让善者更善,让恶者尽可能地回归本善,如此方是君子本色。
现实中,很多人拿着圣人的这句话到处横冲直撞,凡是言论、思想、做法和我不一致的,立马就撸起袖子,展开了攻势,非要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临了还要补上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看到此种情形,真想替圣人鸣冤。
【按语】此求在同道,凡同道者,必同言、同思、同学,与之谋而获益匪浅,学则助益亦深。
道同言亦通
共谋获益深
相学重功用
学者当自明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甘肃庄浪人,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受祖辈影响,从小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在广州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每章写一篇详解论语的札记,已将《论语》492章全部写完,结集出版《论语通解》一书。该书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分上下两册,共计43万余字。
审编发布:秦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