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02 众人口中的好人也有可能是坏人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402
《论语·卫灵公篇》15.27
【原文】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评析】这一段讲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以众人之是非标准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而要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经过自己理性的判断,然后再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
【学记】众人口中的好人也有可能是坏人
王鹏翔
此章经文,夫子先言众恶,次言众好,必有原因。众人所厌恶之人,未必就是真恶人,贤人君子不善于俗人之争,不争则无献媚、讨好的行为,犹如鹤立鸡群,会有被鸡群厌弃的可能。所以,众人的恶,并非此人真恶,真性情之人不与人同流合污,更会被奸侫之人口诛笔伐,为了不冤枉君子善人,在考察人的时候万万不可只听一面之词,人云亦云,一定要深入其中,仔细审察,方能公正无私。先言众恶,是为了不能冤枉任何一个好人!
众人口中所称道的好人,也并非真相。心怀叵测,别有用心之人,总是想尽各种手段,以博取众人对他的好感,以赢得人心而谋取更大的企图。比如西汉权臣王莽,为了赢得大家对他的好评,以种种手段,费尽心机,终究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但是等他走上权力的巅峰时,一下子就露出了自己的狼子野心。所以,对于大众所说的“好人”也要多方考察。不以他人的是非标准来判断,等掌握了真实的真相之后再来定论也不迟。
作为管理人事的主官,如果只是听大家说谁恶谁好,并以此为奖赏人,提拔人的依据,就有可能出现让英雄流泪,让奸邪小人当道的混乱局面,此明白人不可不查也。
此章与《子路篇》子贡问夫子语互相发明,意思相近。当时子贡问夫子:“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按语】夫子所言者,实在是为了让吾人做个不围绕众人舌根转的明白人,真相不以人数的多寡而决定,好坏也绝非想像中的绝对,全凭着一颗明白的心,透过种种的现象而直穿到底,以探个究竟。不光考察人如是,求学问亦如是。
众好未必好
勿被舌根绕
好恶待自察
真善有所晓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或有特立独行,亦有为大义冒不韪而遭众恶者,亦有违道以邀誉,矫情以钧名,而获众好者。众恶众好,其人其事必属非常,故必加审察。
《论语正义》:王曰:“或众阿党必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正义曰:《潜夫论潜叹篇》云:“孔子曰:‘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故圣人之施舍也,不必任众,亦不必专己,必察彼己之所为,而度之以义,或舍人取己,故举无遗失而政无废灭也。或君则不然,己有所爱,则因以断正,不稽于众,不谋于心,荀眩于爱,惟言是从,此政之所以败乱,而士之所以放佚者也。”
《管子明法解》:“乱主不察臣之功劳,誉众者则赏之,不审其罪过,毁众者则罚之如此者,则邪臣无功而得赏,忠臣无罪而有罚。”又云:“如此则欲愿之人失其识,而廉洁之吏失其治。”
故明法曰:“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而以毁为罚也。”
梁书刘孝绰传:“孤特则积毁所归,比周则积誉斯信。”
《四书遇》:李卓吾曰:“恶在好前,大有义味?‘众好’不察,不过误得小人;‘众恶’不察,直是误失君子。”
《论语集注》:杨氏曰:“惟仁者能好恶人。众好恶之而不察,则或蔽于私矣。”
《论语义疏》:卫瓘云:“贤人不与俗人争,则莫不好爱也。俗人与时同好,亦则见好也。凶邪害善,则莫不恶之。行高志远,与俗违忤,俗亦恶之,皆不可不察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孔子简介(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芳草: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忠恕而矣”,恕者近仁,仁者为善,反之可称为恶,能以中道判别善恶是非,就能看清众人口中善、恶的真相。
颜姐:真相不以人数的多寡而决定,好坏也绝非想像中的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