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16 不能欺骗自己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6-25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16

《论语·子罕 9.11

【原文】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1)。病间(2),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3)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4),予死于道路乎?

【注释】

(1)为臣:臣,指家臣,总管。孔子当时不是大夫,没有家臣,但子路叫门人充当孔子的家臣,准备由此人负责总管安葬孔子之事。

(2)病间:病情减轻。

(3)无宁:宁可。“无”是发语词,没有意义。

(4)大葬:指大夫的葬礼。

【译文】孔子病重,子路指派夫子的门人给夫子当家臣,以预备丧事。后来孔子的病情好转,便说:“仲由想干这件弄虚作假的事情计划很久了,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设立家臣,这是想欺骗谁呀?难道要欺骗上天吗?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纵然我不能用卿大夫的葬礼,难道就会死在路上,没有人来葬我吗?

【评析】儒家对于葬礼十分重视,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对于死去的人,要严格地按照周礼的有关规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安葬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大逆不道。孔子反对学生们按大夫之礼为他办理丧事,是为了恪守周礼的规定。

【学记】不能欺骗自己

王鹏翔

子路是一个非常可爱而又尊师的人,他的可爱在于他想什么就干什么,决不拖泥带水,率真而直勇。特别是在夫子重病其间,他似乎一下子把平日所学的礼义规矩全部都给忘记了。前面曾有子路劝夫子向上天祈祷的事情。这一章又是子路在老师生死安危之际出了错,对于子路来说并不是为了贪慕虚荣要面子,而是因重师道竟一时忘了礼规。

子路认为自己老师学问渊博,地位独特,又曾经担任过鲁国的大司寇,应该用大夫之礼为夫子办丧事,于是专门找了夫子的门人临事设立了类似于今天的治丧委员会。在夫子的病情逐渐好转时,夫子对子路的这一做法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意思是:仲由想干这件弄虚作假的事情已经计划很久了,我没有家臣却要设立家臣,这是想骗谁呀?这句话说的很严厉,说子路是骗子,所要骗的对象是上天。这个问题很严重,为什么?欺天,其实就是欺骗自己啊!按照当时的礼规,没有一定官品的人是不能设立治丧机构的,子路却偏偏给设立了,其实这个礼法是夫子根据周礼所制定的,当时礼崩乐坏,人们并不会把这个当成一回事,是后来因为儒家的推广才兴起的。既然是夫子自己推崇的却又不遵守,这不就是自欺欺人吗?所以夫子很严厉的训诫了子路。从这件事情来看,子路对夫子的葬礼是很上心的,大有“我爱礼,更爱我师”的架势,为此而不顾礼法,难怪夫子说“野哉由也!”

对夫子来说,在他的晚年最有成就的事情是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看着他们天天进步,很是欣慰,就像农夫在秋天看到满地金灿灿的庄稼一样。他很看重这份与学生们所建立的深厚感情,所以接着说:“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与其让我死在家臣们的手里,宁愿死在自己学生们的手里不是更好吗?让家臣来治丧,是违礼,让学生们来治丧才合礼。违礼虽然显得风光,合礼尽管简陋,但宁可简礼而死,不违礼而行大葬,这是对信仰的坚守。

“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纵然我不能用卿大夫的葬礼,难道这样就要死在路上,没有人来葬我吗?夫子坚信,即使不用大葬,自己也不会死后无人料理,又何须去做那些违礼的事情呢?人应该有自己的风骨和骨气,这种骨气是对道的笃信,是对礼的捍卫,纵使在病危之际,也要遵从他所崇尚的道,这是夫子的可爱和伟大之处。

后来在曾子去世时,也发生了夫子类似的事情曾子病的很重,躺在床上。曾子的弟子子春、曾元、曾申在老师的身边守护着,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突然盯着曾子床上的席子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听到后,马上说:“住嘴!”结果曾子还是听见了童子的话,惊惧地说:“啊!”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这回是听清楚了,他对童仆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可是我没有用啊。”用手摸了摸席子说: “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连忙安慰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敢再移动您的身体了,等到了明天早晨, 我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马上说:“你对我的爱不如童仆,要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小人爱人才会无原则的去迁就,我还有什么苛求啊?我能得到正道而死去,也就足够了。”曾元听完曾子的话,扶着抬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把他送回席子,还没躺好就去世了。

【按语】

 此章的重点在于遵守礼制,夫子重礼,更重自身是否守礼。夫子以身后之事为案例,不仅为后世守礼作了典范,其行为更是对自我信仰无比崇敬的表现。礼是维护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平衡,亦是对自我的自觉规范,这个规范起于自心,亦当以行动来实践。如果制定者自己说一套,又做一套的话,不但是欺骗别人,更是在欺骗自己。

天与性同,性与心同,是故欺天是为欺己者也。礼者以克己,子路以夫子士人之身欲行大夫之礼,是为重师道而轻礼法,非圆满之道也,故有夫子此番训诫,此亦乃是对后世之警戒。

子路重师不顾礼

无臣而为有臣替

欺天欺人亦欺己

圣人此责当铭记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在大夫于庶人之间有士,礼之及于士,其事皆有孔子设教始。今孔子若病而卒,在当时实亦无礼可循,无丧可治。子路心尊孔子,谓不宜临丧无礼,乃欲以大夫礼治孔子之丧,而不知其不可。其后孔子死,诸弟子心丧三年,此为无礼起礼。

孔子之尊,在其有门人弟子,岂在其有家臣?

孔子之心之所重,亦重在其有诸弟子,岂重在其能有家臣?

今经孔子发此一问,正好使子路及诸弟子共作深思。

《论语讲要》:“久矣哉”照应疾病非一日,并开下文,辞却大夫没有家臣已久,不可用臣,应该以士礼治丧。然而子路伪为有臣,这是实行诈欺,欺人欺不了,只有欺天,欺天即是欺自心。

《论语正义》:郑曰:“孔子尝为大夫,故子路欲使弟子行其臣之礼。”

马曰:“无宁,宁也。二三子,门人也。就使我有臣而死其手,我宁死于弟子智慧手乎!”

马曰:“就使我不得以君臣礼葬,有二三子在,我宁当忧于道路乎?”

郑注云:“大夫退死,葬以士礼;致仕以大夫礼葬。”案:年老归政曰政,其爵未失,故从大夫礼葬。若大夫退,是君流斥己,或己避位弗仕,既去大夫之位,则不得以大夫礼葬,故宜以士礼葬也。

夫子去鲁是退,当以士礼葬,今子路用大夫之礼,故夫子责之。

《论语集注》:范氏曰:“曾子将死,起而易箦,曰‘吾得正而毙焉,斯亡矣。’子路欲尊夫子,而不知无臣之不可为有臣,是以陷于行诈,罪至欺天。君子之于言动,虽微不可不谨。夫子深惩子路,所以警学者也。”

杨氏曰:“非知至而意诚,则用智自私,不知行其所无事,往往自陷于行诈欺天而莫之知也。其子路谓乎?”

《论语义疏》:江熙曰:“子路以圣人君道足,宜有臣,犹祷止下神祇也。”

臣礼就养有方,有方则隔;弟子无方,无方则亲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青青河边草学完此篇,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孔夫子对自己心爱的学生极其严励的一面。虽己巳重病在身,学生为尊师而失礼。夫子毫不留情严劢加以批评,不留情面。心中升起对孔子更深深的敬意。圣人夫子可敬可佩。

止语欺人实为自欺,最真实的存在,是对己、对人最大的尊重。

芳草:子路很多时候都会做错事而挨老师的批评,虽说如此,子路重师尊师之心是有增无减,这是子路率直忠诚可爱的一面,更是夫子以德服人感召众多弟子学道的原因。子路于我们而言何尝不是一位老师,他不错事以示范,那么做错的就是我们了。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