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10 如何面对困境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6-11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210

《论语·子罕 9.5

【原文】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注释】

(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能传道的人不就在此地吗?若是天意要消灭此大道,我这个后死者就不可能掌握此道了。天若是不想消灭此道,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

【评析】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传统道义和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学记】如何面对困境

王鹏翔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离开卫国,准备前往陈国,途径匡地。匡地的人早年被鲁国的阳虎侵犯过,孔子又和阳虎长的很像。当孔子经过这里的时候,被当地人以为是阳虎,就被拘禁了起来,时间长达五日,匡人准备杀掉孔子。其实在夫子的一生中这样的情况遇到过很多次,比如在陈地绝粮,微服过宋等困境,最终都能化险为夷。

这里的“畏”字,在《说文》里解释为:“畏,恶也。”在《广雅释诂》说:“畏,惧也,恐也。”如果说夫子被困匡地,而心生恐惧的话,这种解释难免牵强。在前章中,夫子已经绝四心,恐惧之心更是不复存在。这里出现的“畏”字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畏,就是困的意思。二是;记录的人当时心生恐惧,为了表明情况紧急,特别用了这个“畏”字。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文王已逝,看当时的天下,唯有夫子能承担起复兴周礼、重振“郁郁乎文哉”的文化使命,此亦表明了道统的脉络。“兹”,在此的意思。

“天之未丧斯文也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后死者”,死在文王之后的意思,此处指孔子。每个人都会死,只是生死有先后,生命有更替,文化要延续。天若是真的要让这道统消亡,当时就不会让“我”这个后死者去了知和通达了。既然让“我”得到了道统延续的使命,就说明天意并不想让道统消亡。

既然如此,那便是“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天并不想让文化道统就此湮灭,天意难违,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其如予何)?”这是夫子在困境时,甚至是在生命遭受威胁时所表现出的从容面对和对顺天知命的态度。

【按语】

 这一章,更多的体现出了圣人对于困境的态度,凡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在面对生死和困境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泰然处世是让人惊叹的。夫子以天命为己命,信道笃行,生命的境界自然与众不同。学习圣贤,其实就是学习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每个人都有困境,每个人都有不遂人意的时候,当困境来临时,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呢?是沮丧、气馁、妥协,还是坦然面对?从夫子身上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唯有使命才能战胜一切、化解一切,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的自信。

二  夫子困于匡地,以天命为己任,继文王没后,信而好古,信道笃行,成道统,续文明。于危难处,显不凡之气度,笃信天道,实非凡人所能有之也。

貌虽似     道不同

困匡地     明大统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孔子临危,每发信天知命之言。盖孔子自信极深,认为己之道,即无所欲行于世道。自谦又甚笃,认为己之得明于此道,心诚感其如此,所谓信道笃而自知明,非于危难之际所能伪为。

《论语讲要》:圣人出于危险之境,不会畏惧,所以子畏的“畏”子不当作畏惧讲。俞曲园《群经平议》引《史记·孔子世家》“匡人于是遂止孔子,拘焉五日”,以及《礼记·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郑注即以孔子畏于匡为证等,认为畏于匡,就是拘于匡,其说可从。

孔子除了畏于匡,还有在陈绝粮,微服过宋等灾难,但都转危为安。学中华文化,有志于文化的传递者,遇见恶劣的环境是,当学孔子的精神,深信天不丧斯文,以道自任,环境自然随之转变。

《论语正义》:包曰:“匡人误围夫子,以为阳虎,阳虎曾暴于匡。夫子弟子颜剋,时又与虎俱行,后剋为夫子御,至于匡,匡人相共识剋。又夫子容貌与虎相似,故匡人以共围之。”

孔曰:“文王既没,故孔子自谓后死。言天将丧兹文者,本不当使我知之,今使我知之,未欲丧也。”

马曰:“其如予何者,犹言奈何我也。天之未丧此文,则我当传之,匡人欲杀我何?言其不能违天以害己也。”

说文云:“畏,恶也。”广雅释诂:“畏,惧也,恐也。”夫子见围于匡,有畏惧之意,犹孟子言有戒心也。人若因畏而死,亦称畏。

“斯文”,斯,兹同义。文、武之道,皆存方策,夫子周游,以所得典籍自随,故此指而言之。文在兹,即道在兹,故孟子以孔子为闻而知之也。天将丧斯文,文当淹没,必不令夫子得之。“后死者”谓后“文王”死也。后死者既与于斯文,是天未丧斯文可知。天未欲丧斯文,匡人必不能违天害己,致使文遭毁失也。

《四书遇》:苏子瞻曰:“居患难而不戚戚,此与木石何异?”“文不在兹”即“吾道非耶”之语。一番忧疑,一番提醒,吉凶与民同患。

《论语集注》:马氏曰:“文王既没,故孔子自谓后死者,言天若欲丧兹文,则必不使我得与于此文;今我既得与于此文,则是天未欲丧兹文也。天既未欲此文,则匡人其奈我何?言必不能违天害己也。”

《论语义疏》:夫生必有死,文王既没,已亦当终,但文王已没于前,则己方死于后,故自谓为后死也。言天若将欲丧弃文王之文章,则不应今使我已得预知识之也。

卫瓘曰:“若孔子自明非阳虎,必谓之诈。晏然而言若是,匡人是知非阳虎,而惧害贤,所以免也。”

江熙云:“言文王之道为后代之轨,已未得上天之明,必不使没也。”

《论语点睛》:道脉流通,即是文,非谦词也。如此自信,何尝有畏?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孔子简介(上):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芳草:夫子以尊周复礼为使命,颠沛流离却也乐在其中,生命危难之际坦然从容,无畏无惧,这种境界使人赞叹不已。可怜我们凡夫遇事得过且过,遇困境怨天尤人,因上不努力,果上不随缘,圣人与凡人之区别在于此。

青青河边草:心中有道,临危不具。视死如归,化险为夷。赞叹圣人夫子。

方娟:现代人的生命是灰暗的,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使命,甚至连自己是否应当承担一定的使命都不清楚。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激情与动力,甚至是毫无责任心。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因为他们的价值根本不会得到丝毫的体现,而他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意义。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使命,找出自己的使命,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