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02 欲望和刚正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9-09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02

《论语·公冶长第五5·10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1)。”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释】 (1)申枨:枨,音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子的学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刚强的。”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他就会违背周礼。从这一章来看,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孔子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

【学记】欲望和刚正

王鹏翔

申枨是孔子的弟子,在历史和典故中记录不多,恐怕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不然在孔子说他没有见过刚的人,就有人马上想到了申枨。只不过,在夫子看来并非如此。在儒门中,“刚”的品质特点几乎很难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明白。毕竟连夫子都说没有见过刚正的人,说明这种人的品格是极高贵,极罕见的。既然如此,那么究竟什么样子的人才算是“刚”呢?什么又才是“欲”呢?

“刚”者,正大光明,不被物质所左右,不畏惧艰难而退缩,犹如寒冬里的梅花,依然暗自飘香。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如如不动的一颗坚定铁心。

孔子以后,华夏历史如司马迁、文天祥,可谓高贵人格之楷模,刚者之典范。如夫子能知道还有后来人,或许会点头微笑以默认。

“欲”者,唯利是图而为情所困,专门利己毫不利人,以享乐为人生最大的乐趣。犹如那墙头的细草,随风飘荡,看似左右逢源,其实内心空洞而无光,只能随风飘荡在无尽的欲海里,饮鸩止渴。等物质享尽后,空留下一声叹息,已知无回天之力。

古人认为多欲是因为无志,有志的人不会一味地迷恋于物质而放弃精神的自我完善。然而在物质与精神角逐的世界里,一般人很难如圣人一般立下一个坚定的志向,所以夫子才说他没有见过刚正的人。

即使无心成圣成贤,但至少不能被欲望所捆绑而失去自我。即使不能成刚成仁,但至少要活出自己的风采,才能不枉父母师长的教诲之恩。

读此章可知一个人如果能立定希圣希贤的志向,并能坚定地走下去,不但是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也是刚性的表现吧!

【按语】:刚者人之气,志能令其生。欲者人之习,节而后能寡。刚者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正大光明,存乎天地之正气,立于万物而不移,乃真丈夫气质也。欲者以利而安,懦弱无志,灰暗无光,循私情而忘乎义,纵乎欲而堕于贱。

青松锁石山  不畏飓风残

梅开腊月天  暗香透严寒

昔日文天祥  刚正赴国殇

丹心印孔孟  楷模万年传

名家集义

钱穆曰:“富贵贫贱,威武患难,乃及利害毁誉之变,皆不足以摄其气,动其心。凡儒家所重之道义,皆赖有刚徳以达成之。若其人而多欲,则世情系恋,心存求乞,刚打之气馁矣。但此章仅言多欲不得为刚,非谓无欲即是刚。如道家庄老皆主无欲尚柔道。”

李炳楠曰:“刚与欲不相容,刚必不欲,刚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可以当之。欲则反是,洪承畴可以例。”

《四书反身录》云:“正大光明,坚强不屈谓刚,乃天德也。全此徳者,常申乎万物之上。凡富贵贫贱,威武患难,一切毁誉利害,举无以动其心。欲则种种世情系恋,不能隔绝,生来刚大之气,尽为所挠,心术既不光明,遇事鲜所执持。无论气质懦弱者多屈于物。即素贞血气之强者,亦不能不动于利害之私也。故从来刚者必无欲,欲者必不刚,不可一毫假借。”

刘沅曰:“若君子之刚则绝乎天理,未尝激昂目炫,然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正气常伸于天地之间,是以为乾元行健之体也。”

《乐纪》言:“性之欲”,《说文》言:“情,人之会气有欲者”也。圣凡智愚,同此性情,即同此欲,其有异者,圣智皆能节欲,能节欲故寡欲也。若不知节欲,则必纵欲,而为性情之贱。

孟子曰:“养心莫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谢氏曰:“刚与欲正相反。能胜物之谓刚,故常伸于万物之上;为物掩之谓欲,故常屈于万物之下,自古有志者少,无志者多,宜夫子之未见也。枨之欲不可知,其为人得非悻悻自好者乎?故或者疑似以为刚,然不知此其所以为欲尔。”

孔安国曰:欲,多情欲也。

蕅益大师曰:“只说枨是欲,不是刚,不可以以刚与欲对辨,以对欲说刚,非真刚故。”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

孔子简介(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审编发布:秦荣光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