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31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引语】本篇共计44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论语·宪问篇》14.1
【原文】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谷(2);邦无道,谷,耻也。”
【注释】
(1)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
(2)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相当于现在官员所领的工资。
【译文】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
【评析】在《泰伯》篇第13章里,孔子谈到过有关“耻”的问题,本章又提到“耻”的问题。孔子认为,如果国家有道,就应该做官拿俸禄,竭尽全力为国效忠。但若国家无道,就不宜出仕做官,以免助纣为虐,为虎作伥。而应独善其身才是。无论国家有道还是无道都照样拿俸禄的人,就是无耻。
【学记】大丈夫的担当
王鹏翔
宪是指孔子的弟子名原宪,字子思。此章未加姓,只称原宪的名,此章有可能是原宪自己整理,因此才自称其名。因原宪为人清高,不愿与污者为伍,所以请教夫子,天下之事,何事最为可耻?夫子先言不耻之事,即天下有道,圣君在上,乃有为之时,应该从政,食俸禄。何晏引孔安国曰:“邦有道,当食禄。”若天下无道,则昏君奸佞当道,还要从政食俸禄,必是同流合污,乃可耻之事。
若换个角度讲,以儒家仁道志求的宗旨而论,则君子立政行道,乃是理所当然之事。无论天下有道无道,都不该把食俸禄作为从政的目的。只是在天下有道时,应该积极作为,当官从政,有所建树。在天下无道,回天乏术时,宁可隐退山林,也绝不和无道者同流合污,以免为虎作伥,残害百姓。
【按语】大丈夫时时处处心系天下,心系万民。做官为民,求仁达道。但又能屈能伸,懂进退,知荣辱。“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篇 》8.13。详见【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97学人的底线)
儒者有大志
胸怀天下事
待到安宁日
兴仁立道时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宪,原思之名。本章不书姓,直书名,故疑乃宪之自己。
邦有道,当有为。邦无道,可独善。今皆但知食禄,是可耻。
《论语正义》:孔曰:“谷,禄也。邦有道,当食禄。”
正义曰:宪不称氏,疑此篇即宪所记。
吴嘉宾说:“宪之狷介,虽邦有道,且不显禄,观其辞子与粟可见也。故曰:‘邦有道,谷’广之也。”
《论语集注》: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宪之狷介,其于邦无道谷之可耻,固知之矣;至于邦有道谷之可耻,则未必知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甘肃庄浪人。受祖辈影响,热爱传统文化,从小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在广州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坚持每日写一篇札记文章,至今已写了400余篇。
请您轻点左上角“首页”
或点击如下网址查看本会更多资讯
请把您的手机字号调整为“标准” 以达最佳浏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