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小学>通俗解义》019 第二卷 明伦(13-16)
【每日一修】《<小学>通俗解义》019
第二卷 明伦(13-16)
秦敬修◎编著 秦治◎整理
【卷首语】
《<小学>通俗解义》提纲挈领,为践行正确人生点亮指针;讲明做人、做事、修己、治人之方法与道理;明白爱亲、敬长、隆师、亲友、孝悌、忠信之事;为其所当为,行其所当行,做诚信中正之人。
明伦13
【原文】曲礼曰:父召无诺nuò(1),先生召无诺(2),唯而起(3)。
【注解】(1)召:呼叫。诺:应声不急速。(2)先生:老师。(3)唯而起:旋应声就站起,走到父师之前。唯:急声回答。
【译文】曲礼说:“父亲呼叫时应声不得慢,先生呼叫,应声也不可慢,急应声并站起来跑到父师之前听命。”
明伦14
【原文】士相见礼曰(1):凡与大人言(2),始视面(3),中视抱(4),卒视面,毋wú改(5),众皆若是(6)。若父,则游目(7),毋上于面,毋下于带(8)。若不言,立则视足,坐则视膝xī。
【注解】(1)士相见礼:《仪礼》篇名。(2)大人:上级领导。言:相见后的谈话。(3)面:面目。(4)抱:胸部。(5)毋改:不得改视他处。(6)众皆若是:众官员相见皆用此礼。(7)游目:视线较宽,游:移动,不固定。(8)带:腰带。
【译文】士相见礼说:“凡是与上级领导谈话时,始谈话时视其面色可谈则谈,然后视抱,容其思之,卒视面以察其纳己言否。见答之间宜正容体以待之,勿自改变,众官员相见皆用此礼。若见父就以游目察父意,观其安否何如,至高不得上于面,最低不得下于带。父若不言,父立则视父之足,察其欲行,就左右扶持,父坐则视父之膝,察其欲起,就及时扶起。”
明伦15
【原文】礼记曰:父命呼(1),唯而不诺nuò(2),手执业,则投之(3),食在口,则吐之(4),走而不趋qū(5)。亲老,出不易方(6),复不过时(7)。亲瘠jí(8),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节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耳。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耳。
【注解】(1)父命呼:父亲指令或呼叫,(2)唯而不诺:应声要急不要慢。(3)投之:放下。(4)吐之:吐出在口中的饭。 (5)走而不趋:急奔父之前以应命。(6)、出不易方:外出有固定的地方,不轻易改变。(7)复不过时:返回时不能超过约定的时日。(8)瘠:瘦,有疾的样子。
【译文】《礼记》说:“父亲的指令或呼叫,要快速答应,不要慢,手中做活就撇piě下,口中有饭就吐出,急奔父之前以应命。亲若年老,外出不可挪地方,按出告之期回家不能过时,亲有疾则色忧不为容仪,这是孝子粗略的礼节,一定要做到。父没不忍读父常读的书,只为父亲的手汗在书上呢。母没不忍用母亲常用的杯子,只为母亲的口气在杯子上呢。见物如见亲,触动哀情,故不能忍。
明伦16
【原文】内则曰:父母有婢bì子(1),若庶子、庶孙(2),甚爱之。虽父母没,没身敬之不衰(3)。
【注解】(1)婢子:父纳婢仆为妾所生之子。(2)若:及。庶子庶孙:妾所生的子孙。(3)没身:终身。
【译文】内则说:“父母对其婢妾所生之子及庶子庶孙都很喜爱。自己也要同样喜爱,虽父母没,终身敬爱他们。”
作者简介:秦敬修(1910.7~2004.1),甘肃崇信人。1928年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七师范。1933年至1945年游学并任教于关中各大书院,其间专修《周易》四年,被关中学者誉为道统后劲,同门巨擘。1948年后行医济民,为一方名医。因子女孙辈多人得其真传,其家族被甘肃省卫生厅授予首批“甘肃中医世家”荣誉称号。终身研究儒学,著《周易卦解》《小学通俗解义》《五子书》《新编中医儿科学》《杂症脉证并治》《脉诊握要》等著作。已出版三部均被首都图书馆、多数省市和国内著名大学图书馆收藏。
秦治,甘肃崇信人,1948年生。建筑工程师,儒家学者,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自幼传承家学,热衷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撰写的《居住变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稿,发表于《晚晴》《平凉日报》等刊物。其事迹被平凉电视台《走近百姓》、崇信电视台《百姓生活》《崇信新闻》等栏目摄制为专题片。
审编发布:秦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