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8 扶正祛邪是去除一切病痛的良方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1-20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18

《论语·为政第二》2·1

【原文】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释】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者较妥。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提出的。

《义疏》:诗虽三百篇之多,六义之广,而唯用【思无邪】之一言以当三百篇之理也。言为政之道,唯思‘无邪’,无邪则当于正也。卫瓘曰:不曰思不正,而曰思无邪,日月正无邪思,邪去则合于正也。

《集注》: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点睛》:五霸虽驾言于徳礼,总之政刑;帝王虽亦似用政刑,无非德礼。盖德礼从格物诚意中来,孟子所谓“集义所生”。政刑,徒贤智,安排出来,孟子所谓“义袭而取”也。

《正义》: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励之缺。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又云: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又云: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

《史记屈贾列传》: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恒解》:夫子删诗之后,而言此亦示人,诗词多有所托,恣人误解,故即駉(jiong)篇之一言以尽之,欲人自正其思,无晦其旨也。

三百篇中美者颂祷,恶者讽戒,多作自旁观其自叙,丑行肆无忌讳者夫子皆删之,此章重在使人自正其思,正思之道,内外交养,礼乐相维而已。

《讲要》:孔子说,《诗》三百篇,可用一句诗来概括,就是思无邪。

《汉书  艺文志》故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因此《駉篇》思无邪,就是无虚。依次解释,三百篇诗的本义都是真情流露之作

《新解》:三百篇之作者,无论其为孝子忠臣,怒男愁女,其言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此即所谓诗言志,乃三百篇所同,诗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学于诗而可以兴观群怨。诗曰:“以与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本章孔子论诗,犹其论学论证,主要归于己心之徳,孔门论学,主要在人心,归本于人之性情,学者当深参。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


扶正祛邪是去除一切病痛的良方

王鹏翔

根据《史记》记载,古《诗》有三千多篇,多记载一些伤风败俗,不利于教化的事情,后经孔子以化民成俗,驱邪扶正的原则重新进行了整理,剩下了三百零五篇。此章重点在“思无邪”,无邪便是正,这个世界是正和邪,二元对立为一体的,有正的一面,也有邪的一面,没有人能将所有的人一下子就变成好人,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足以让所有的人变成坏人人性也是如此,有邪的一面,也有正的一面,邪者损人利己,正者利己利人。

就好比教育一个人,先要了解其优点,亦要掌握其缺点,以优点逐渐覆盖其缺点,从而达到邪扶正的教化作用。如果总是盯着一个人的缺点,那么他的优点就无法得到发挥,内心缺乏被认同感,由此会丧失向善的念,乃至于自我堕落。

当下的新闻媒体,多喜欢暴露一些其负面的新闻,用来吸引公众的眼球,也有一部分人专喜欢听信、传播负面信息,大有唯恐天下不乱的态。每当打开新闻,不是跳楼,就是自杀,要不就是老太太、老大爷过马路没有人搀扶等等,似乎全世界都是坏人。其实在我们身边也很多一直在默默付出的好人,也有很多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而这些闪光点,被人无视和遗忘,甚至会有虚假、故意炒作的嫌疑,反而把谣言当成是真的。如此行为便是违背了“思无邪”的精神。

作者简介王鹏翔,初名王永亮,字昊古。受祖辈影响,热爱传统文化,从小学习四书五经。曾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道德经》五年。于2012年创办焕文书院,并亲自授课,传播国学。近几年专攻《论语》一书,并参考古文经典,坚持每日写一篇札记文章,至今已写了300余篇。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往往喜欢宣扬自己的优点,却不习惯赞美别人的优点。这种习惯让我们常常生起烦恼。因此,不看众生的缺点只看众生的优点也是改变我们心态的方式,这种心态能够让我们欢喜快乐,能减轻我们的烦恼和痛苦。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