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儒学门径》030 第四篇 朱子《大学章句·序》<7>
【每日一修】《儒学门径》030
《第一卷·为学之门》1.4
第四篇 朱子《大学章句·序》<7>
【原文】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1),治教休明(2)。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3),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4)。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5)。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①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6),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闲(间jiān)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7),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踰(8),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②
【注解】
(1)宋德隆盛:宋太祖以礼让开国,止乱世,济民困,以仁德治天下,使国家兴隆昌盛。
(2)治教:政事与教化。休明:美好清明。赞美明君盛世。
(3)两夫子:程颢、程颐。
(4)接乎孟氏之传:程子接续孔孟修身养性的道学传承。
(5)此篇:指《大学》。
(6)放失:散失。失,通"佚"。
(7)阙[què]略:缺失;不完备。
(8)僭(jiàn)踰:僭越;超越本分。
【述评】
善政育英才,宋太祖为拯救世乱,以礼让开国,以仁慈救民。禁杀倡廉,全用前朝旧臣。以道德教化正人心,厚风俗,兴儒学,置明师。严格实施三省六部制,使各正其位,各司其职。于是成就政教兴隆,政治清平的太平盛世。君子主政,才会有清明政治。君子养成,需要清明政治的养育。是故宋廷人才济济,大贤大儒辈出,得以上接孔孟道统传承,而汉唐无与比焉。后值倾覆,只因宋神宗不行祖宗法度,启用残臣敛财,美其名曰“变法”。随使正直官风沦丧,贪残横行,百姓贫困,政乱国衰。在贪残腐败的政局中,人民终日救死而恐不瞻③,虽有大智大勇者,亦难于顾及学问修身而成为君子。
上朱子《大学章句·序》 凡五章
【编者注】
①私淑:指一个人没有得到某位大师或学者的亲身教授,但因敬仰其学问和品德,而自称为其弟子或学生。私,私下,同“窃”,指自己,谦辞。淑,善、完善。此处“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说的是朱熹(1130年—1200年)与程颐(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虽然不在同一年代,无缘谋面,但“也有幸作为私淑弟子而闻听到了程子的教诲”。
②【译文】天道是以不断循环的方式运行的,没有什么过去了就不会再重复出现的情形。到了宋朝,道德又开始兴盛起来了,社会安定了,教育又重新引起社会的重视。于是出了河南程氏(程颢、程颐)两位先生,继承孟子的传统,开始尊崇、信奉《大学》这部书并不断传扬,又将传下来的古书重新编辑,发挥其中的宗旨和深义,至此以后,古代大学教育人的原则和方法,古代圣贤经传的宗旨,重新放射出粲然光彩。虽然我(朱熹)不够聪明敏捷,但也有幸从我老师那里听说了程氏两先生的学说。只是程氏两先生的书不少已经流失,于是不顾我自己的浅陋,将该书重新编辑,章句之中也附入了我自己的一些见解,还补其阙失省略的地方,这些都有待于以后的学者纠正。我虽然自知超越了本分,没有办法逃脱责任,但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没有小小的帮助。
1189年(南宋淳熙十六年<己酉年>)二月甲子 新安朱熹序
③终日救死而恐不瞻: 整天想着使自己摆脱死亡,都唯恐达不到目的,哪里还能顾得上讲求礼仪呢?瞻:足、及、达到。
作者简介:秦汝齐(1910~2004),字敬修,甘肃崇信人。早年立志文化救国,师从举人牛兆濂、理学家孙迺琨、举人张绍价等大儒修行儒学,造诣浑厚,被誉为同门巨擘。《三原书院人物》列为“一代名士”。行医故乡、教医甘肃中医学校、兰州医学院,列为当地名老中医,甘肃中医世家。专著《周易卦解》《小学通俗解义》《儒学门径》《新编中医儿科学》《杂证脉证并治》《脉诊握要》,被称为传世之书 。已出版者,均被首都图书馆、各省市及大学图书馆收藏。所著《人为万物之灵说》,堪称警世名说。
编审发布:秦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