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儒学门径》026 第四篇 朱子《大学章句·序》<3>
【每日一修】《儒学门径》026
《第一卷·为学之门》1.4
第四篇 朱子《大学章句·序》<3>
【原文】三代之隆(1),其法寖备(2),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3),莫不有学(4)。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5)。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6),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7),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8)、正心(9)、修己(10)、治人之道(11)。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③
【注解】
(1)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
(2)法:育民成德、化民成俗的学校建设规定及教、学方法。寖①备:逐渐完备。
(3)闾:里巷的大门。里:古代百姓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巷:居住区的通道,大者为街,小者为巷。
(4)莫不有学:天子的皇宫、诸候国的国都及庶民百姓的闾巷都有学校,人民都能接受到良好教育。
(5)皆入小学:8~15岁的儿童全部进入小学校,学习做人,学习做事,学礼仪,学音乐,学习射箭、驾车、书法、算数等技艺。
(6)十有五年:十五岁以上的儿童。
(7)元子、适子:嫡长子。俊秀:品德学识优秀的学生。
(8)穷理:穷究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尽明。
(9)正心:使身心归于正,达到公正无私。
(10)修己:修治自己的身心,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以制止耳目口鼻肢体超越本分的欲望,使身心涵养在礼法之中。
(11)治人:以孝弟②慈治理家人国人。以孝弟慈之德行成于家,就可以使家人和顺。以爱亲之心事上,以敬兄之心事长,以慈幼之心爱民,才可以治理好国家。
【编者注】
①寖(jìn):同“浸”,渐渐。
②弟(tì):通“悌”,敬爱兄长、友爱兄弟。
③【译文】在夏、商、周三代兴隆时,学校设施、规章制度及教、学方法渐渐完备,王宫、国都和闾巷都有学校。人到了八岁,从王公以下至于老百姓的子弟,都进入小学学习。小学教学的内容是:洒水扫地,应答对话,待人接物的礼节、各种礼仪和音乐舞蹈,射箭和驾车,文字书写和算术等文化知识。待长到十五岁,从可继承君位的太子、君主到其他儿子,以及公侯、卿相、大臣、官员之正妻所生的儿子,与老百姓中品德学识优秀的子弟,都进入大学。而教学的内容则是使受教者懂得探寻修身养性的道理,掌握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这样的学校教育,大学、小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划分得都是很清楚的。
作者简介:秦帼英,女,1980年生,秦治小女儿。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甘肃医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平凉市语言文字咨询委员会委员,平凉社科智库高端人才,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
编审发布:秦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