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修-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收藏本站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每日一修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47 小义与大仁 (《论语·宪问》14.17)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9-18

【每日一修】《论语》学记347

《论语·宪问篇》14.17

【原文】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1),召忽(2)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3),不以兵车(4),管仲之力也。如其仁(5),如其仁。”

【注释】

(1)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2)召忽: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3)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

(4)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

(5)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公子纠的两个师傳,召忽自杀以殉节,但管仲却没有自杀。”停顿了一下又说:“管仲这样做,不能算是仁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却并不是依靠武力做到的,全是管仲的功劳啊!这就是他的仁啊!这就是他的仁啊!”

【评析】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

【学记】小义与大仁

王鹏翔

有一天,子路从别处听到夫子以仁许于管仲,心里有点不服气,就跑去和老师理论,子路的理由的是这样的:齐桓公和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这两个弟弟看着这个哥哥,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为了不受牵连,各自逃跑了。桓公在鲍叔牙的陪伴下逃到了莒()国,公子纠在管仲和召忽的陪伴下逃到了鲁国。在齐襄公被杀之后,桓公先回到齐国,刚被立为齐国君主就马上兴兵攻打鲁国,以胁迫鲁国尽快处死公子纠公子纠死后,召忽也跟着自杀殉身了。管仲却没有这样做,他在鲍叔牙的推荐下成为了齐桓公的宰相。在子路看来,管仲应该和召忽一样,自杀殉以表对公子纠的忠诚才对,可他不但不这样做,竟然还做了齐桓公的宰相,简直是岂有此理!所以子路才有了这番“质问”,这个质问也代表许多人的惑。

夫子在知道子路反对以仁许管仲的理由之后,想必早有预料,也不与他直接辩论,同样也说了一个可以许管仲为仁的理由。

齐桓公曾多会盟诸侯,经文中说“九合诸侯”,但是通过史料上的记载来看,齐桓公一共举行过十一次诸侯会盟,而这里的“九”代表的是虚数,形容很多次的意思。齐桓公这么多次主持诸侯会盟,不是靠武力去战胜别人、胁迫别人来参加他的会盟,而是靠智慧得来的,不费一兵一卒就将七零八落、四分五裂的诸侯们给组织起来了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何等的不容易,而这一切全是管仲给齐桓公策划的。管仲能做出这么伟大的事情,难道不是仁吗?如果当年管仲和召忽一样,追随自己的主公上了黄泉路,齐桓公就会因为缺少了管仲的智谋而要与诸侯互相残杀了!这样一来,从此就会民不聊生,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会死于战乱,不知道又有多少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

【按语】管仲弃小义而求大仁,不以一己之情谊而弃国家危亡于不顾。若论管仲对公子纠之忠,皆是因为管仲对国家之忠。后来公子纠被杀,管仲不死的原因在于他的忠乃是大忠,非小忠可以同比。世人常以小仁小义而舍弃生命,在大仁大义面前却难以辨别,皆是私心私欲所致,若欲除去这等心思,需从心里明白圣贤之仁义道德不是为某一个人而设立,乃是天地之大义如果不能知晓大与小,主与次,便不能让仁性显发,无形中变成了愚忠、愚义,无法阐发性情的至真至诚。

管仲心存仁

不被私情弄

天地大义行

一切为苍生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内外传他处,尚有言九合诸侯七合诸侯再合诸侯三合诸侯之语,则此九合确有指,惟今不得其详耳。言不以兵,乃不假威力义,非谓每会无兵车。所以必著不以兵车这,乃见齐桓霸业之正。然则管仲之相桓公,不惟成其大功之为贵,而能纳于正道以成其大功之为更可贵。

本章孔子以仁许管仲,为孔门论仁大义所关,而后儒多不深了,或乃疑此章乃属《齐论》,所谓齐人只知管仲、晏子而已。

《论语正义》:管子小匡云:“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史记齐世家、封禅书并云:“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

新序杂事篇:“夫管仲能知人,桓公能任贤,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事,管仲之功也。”

郑注云:“重言‘如其仁’者,九合诸侯,功齐天下,此仁为大,死皆,仁小者也。”

《四书遇》:“未仁乎”,以心术言。“如其仁”,以事功言。

《论语集注》:如其仁,言谁如其仁者,又再言以深许之。盖管仲虽未得为仁人,而其利泽及人,则有仁之功矣。

《论语义疏》:礼:诸侯之子曰公子,公子之子曰公孙,公孙之子为公族。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四书遇》张岱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

《论语》简介:《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中心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审编发布:秦荣光

精选留言

止语:管仲舍小义,存大义,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歌可泣,夫子洞察一切!

芳草:殉节为愚忠世人应所弃留身奉乱世清气满乾坤互勉。

颜姐:管仲之心明月可鉴,而圣人之心似天地明月!知管仲者夫子也!!!


264